[发明专利]含有植绒纤维的微孔膜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0121711.9 申请日: 2000-07-19
公开(公告)号: CN1314186A 公开(公告)日: 2001-09-26
发明(设计)人: S·达比;V·P·拉斯科;R·R·派拉特 申请(专利权)人: 麦克内尔-PPC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L15/16 分类号: A61L15/16
代理公司: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白益华
地址: 美国新***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含有 纤维 微孔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含有植绒纤维的微孔膜,该膜提供可用于例如吸收制品、护理伤口和护理皮肤的产品的符合要求的可透气材料。

“可透气”材料是可透过气体而不透过液体的材料。发现它们可有利地用作象吸收制品如卫生巾和短内裤衬里的可透气背衬。它们也用于护理伤口的产品,例如在保持伤口愈合的理想环境的同时,保护伤口免受污垢、病菌和水侵害的绷带。

通常的可透气材料包括聚氨酯膜、微孔膜和可渗透膜与无纺织物的叠压物。常规微孔膜是通过使膜经受电离辐射,或采用水性或非水性溶剂滤出膜上可溶物而制得的。另外,也可以通过将微米尺寸粒子加入挤出的膜内,控制膜的拉伸以在膜内部形成小孔的方式制成微孔膜。见例如美国专利No.4,923,650和5,126,391。然而,微孔膜通常自身没有柔软的触感,不能很好地模仿织物的组织。另一方面,它们具有优异的阻止液体穿透的性能。

已知有多种膜/无纺织物叠层物也可提供可透气性。这种叠层物具有很好的织物特性。例如美国专利No.5,932,497揭示了一种可透气膜,它装有填料,并沿至少两个无纺布网叠层方向进行拉伸。

植绒是使纤维垂直固定于基材上的技术,它主要用于纺织业。然而,欧洲专利EP 0,737,462 A1揭示了一种叠层材料,它覆盖吸收制品例如卫生巾的外表,其特征在于叠层材料的至少一部分表面带有通过植绒施加上去的一层纤维。由此,植绒纤维位于吸收制品的外表面,目的是给出触觉性能比采用紧贴皮肤的塑料膜的产品有改进的吸收制品。

目前已发现可以制造含有植绒纤维的微孔膜。这种复合材料提供优良的可透气性,且具有低的液体穿透性。它可以用于吸收制品,尤其可用作保护性卫生制品的背衬。它也可以用作护理伤口的绷带或皮肤护理片的一种成分。令人吃惊的是,将植绒纤维应用到微孔膜上并不损害其总的可透气性。同时,可以赋予微孔膜以柔软表面。植绒还提供了保留微孔膜上的添加剂如增湿剂、药物等的载体。

本发明提供含有植绒纤维的微孔膜,及含有这种微孔膜的吸收制品、护理伤口的绷带或皮肤护理片。

图1描绘了由含有植绒纤维的微孔膜制作的短内裤衬里。

微孔膜可以是任何类型。微孔膜的性质对本发明并不关键。微孔膜,例如包括可购自Tredegar Industries,Inc的EXAIRE XBF系列微孔膜,和购自3M的3M Microporous Film和3M Face Fresh’ner Film两种膜。

植绒纤维可以是亲水性、憎水性、或两种的组合。亲水性纤维包括可湿润纤维,即用湿润剂处理以赋予其亲水性的憎水性纤维、吸收纤维和高吸收聚合物纤维。可湿润纤维的例子包括双组分纤维、聚丙烯纤维和例如用表面活性剂处理的聚酯纤维。优选的可湿润纤维是聚酯纤维,例如用购自ICIAmericas Inc的Tween 20表面活性剂处理的购自DuPont Company的DuPont-Akra Polyester Type 11A Bright。吸收纤维是亲水纤维,对流体都有吸引和吸收作用,吸收纤维可为粘胶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尼龙纤维、聚乙烯醇纤维、天然纤维或再生纤维素纤维。优选的吸收纤维是粘胶纤维。

高吸收聚合物纤维是亲水性纤维,它可溶胀,并能够吸收多于约5克/克(纤维重量)的1%盐水溶液。高吸收聚合物纤维的例子是聚丙烯酸酯纤维、接枝纤维素纤维和马来酸纤维。高吸收聚合物纤维的优选类型包括购自Technical Absorbents Limited的OASIS Type 101,和购自加拿大Alberta的Camelot的CAMELOT。

憎水性纤维包括某些聚烯烃纤维和大旦数聚酯纤维,优选旦数至少为3,更优选至少为6。优选的憎水性纤维是购自DuPont Company的15旦聚酯纤维。

不管何种类型的纤维,植绒纤维的长度应当低于约1毫米,优选低于约0.8毫米。植绒纤维的旦数范围应当约为1.2-15旦,优选约为1.8-6旦。

在本发明的一个尤其优选的实施例中,植绒纤维包括棉或人造丝,优选具有3或以下旦数的纤维。带有这种纤维的微孔膜尤其适用于吸收制品、尤其是保护性卫生制品,例如可透气背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克内尔-PPC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麦克内尔-PPC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17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