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铁、锰的钴渣制氯化钴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22064.0 | 申请日: | 2000-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337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7 |
发明(设计)人: | 庄景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恒昌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51/08 | 分类号: | C01G5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02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钴渣制 氯化 方法 | ||
1.一种含铁、锰的钴渣制氯化钴的方法。本发明的特征包括含铁、锰的钴渣加入酸中酸溶,在接近反应终点时加入适量氧化剂使溶液中Fe(II)被氧化成Fe(III),过滤所得滤液用针铁矿沉淀法沉淀除铁,离心分离,滤液中加入高锰酸盐,Mn(II)被定量氧化成二氧化锰,离心分离,滤液中再加入碳酸氢钠,得碳酸钴,离心分离,所得碳酸钴经盐酸溶解、浓缩、结晶得氯化钴晶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酸溶所用的是硫酸,浓度10~85%。反应温度控制在85~105℃,反应终点PH值在1.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酸溶在接近反应终点时加入的氧化剂是高锰酸盐、二氧化锰、氯酸盐或次氯酸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以针铁矿沉淀——部分水解法沉淀除铁,反应温度在85~95℃,通过喷淋氢氧化钠或碳酸钠中和剂,反应液控制PH值在1.5~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溶液中Mn(II)被氧化为二氧化锰,用高锰酸钾或高锰酸钠作氧化剂。反应在常温下进行。通过喷淋氢氧化钠中和剂,反应液控制PH值在1.5~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生成碳酸钴时用碳酸氢钠作沉淀剂,反应在常温下进行,反应终点PH值8.5~9.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碳酸钴缓慢加入工业盐酸中,反应终点PH值在3.5~4.0,反应在常温下进行,溶液浓缩至密度1.50时,冷却,结晶得氯化钴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恒昌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汕头恒昌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206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