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乙烯树脂房保温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122620.7 | 申请日: | 200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288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28 |
发明(设计)人: | 李仁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仁南;李正根 |
主分类号: | A01G9/22 | 分类号: | A01G9/22;E04B1/7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兰英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烯 树脂 保温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烯树脂房(vinyl house)保温的方法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安装隔热气垫的方法和装置,这种气垫在乙烯树脂支承框架上形成三层空气。
在已有技术中,用汽油炉或煤饼炉使乙烯树脂房保温,但是,这些已有技术的方法使能量消耗增加。
韩国的实用新型公告90-2728是低效隔热方法的另一例子。它采用的方法是,将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或尿烷制成一片绝缘层材料,并叠置成在泡沫薄膜槽(bubble film slots)之间的若干薄层。在由诸如P.P沙袋的合成树脂构成的材料的每一层上,涂覆合成塑料薄膜。但是,由于人们在白天必须取下覆盖件以获得较多的太阳能,夜里再将它放回去,因此这种方法变得有些麻烦。
已经证明另一种传统方法即如图1所示安装两层乙烯树脂的方法是低效率的。一下方乙烯树脂2安装在一下方乙烯树脂支承框架1上,然后一上方乙烯树脂支承框架3安装在下方乙烯树脂支承框架1上,再将一上方乙烯树脂4安装在上方乙烯树脂支承框架3上。但这种方法由于要两次安装支承框架使安装成本上升。还有,当上方乙烯树脂或下方乙烯树脂中的任何一层损坏时,隔热性能急剧下降。
本发明能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乙烯树脂房保温的方法和装置,它能提高能量效率,简化安装程序,使安装成本降到最低。
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特征是当隔热气垫局部损坏时,隔热气垫里的空气不会泄漏。该问题只要更换气垫的损坏部分就能方便地得到了解决。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的使乙烯树脂房保温的方法解决的,步骤如下:将一下方乙烯树脂部分安装在一乙烯树脂支承框架上;将一隔热气垫安装在下方乙烯树脂部分上;以及,将一上方乙烯树脂部分安装在隔热气垫上,以在上下方乙烯树脂部分之间形成一隔热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使乙烯树脂房保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一下方乙烯树脂部分安装在一乙烯树脂支承框架上;以及,将多个隔热气垫叠置在下方乙烯树脂部分上。最好是,方法还包括将一上方乙烯树脂部分安装在最上面的隔热气垫上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使一乙烯树脂房保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一下方乙烯树脂部分安装在一乙烯树脂支承框架上;将一第一隔热气垫叠置在下方乙烯树脂部分上;以及,将一中间乙烯树脂部分、一第二隔热气垫、和一上方乙烯树脂部分按顺序安装在第一隔热气垫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使乙烯树脂房保温的装置包括:一安装在一乙烯树脂支承框架上的下方乙烯树脂部分;一安装在下方乙烯树脂部分上的隔热气垫;以及,一安装在隔热气垫上的上方乙烯树脂部分。隔热气垫包括多个由两片乙烯树脂形成的粘结部分、多个由粘结部分形成的乙烯树脂槽、一形成在乙烯树脂槽之间的通气孔(air ventilator),一用于将空气注入乙烯树脂槽的空气注射孔,以及一将隔热气垫固定到乙烯树脂支承框架或任何其它隔热气垫的紧固孔。最好是,隔热气垫还包括用于固定上、下方乙烯树脂部分成为整体地形成于乙烯树脂支承框架或任何其它隔热气垫的紧固孔、以及一将空气注入上、下方乙烯树脂部分的空气注射孔。
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地描述本发明的结构和操作,但这只是一个基本例子,所以任何形式上的或结构上的改变都不限制其合法权利。
图1是已有技术的隔热装置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隔热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隔热气垫的平面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隔热气垫的局部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隔热气垫的平面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隔热气垫的局部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隔热装置的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隔热装置的剖面图;
图9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隔热装置的剖面图;
图10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隔热气垫的平面图;以及
图11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隔热气垫的平面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更加具体地描述使乙烯树脂房保温的方法和装置(隔热方法和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仁南;李正根,未经李仁南;李正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26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