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评价中药复方基因组技术平台无效
申请号: | 00123264.9 | 申请日: | 200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297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士振;陈大宇;常明;韩健;韩喜志;刘桐华;刘保延;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士振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鞍山钢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珂 |
地址: | 11400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评价 中药 复方 基因组 技术 平台 | ||
本发明评价中药复方基因组技术平台,涉及一种采用基因表达点阵膜(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中药复方对人体多靶点基因表达方式,用以分析、检测评价中药复方的方法,是一种现代化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手段。
评价中药复方基因组技术平台,是一种首创性的发明,是现代生物工程的边缘科学,是人类基因组技术、现代信息电子网络技术、基因芯片技术、药物生化拆分技术、传统中医药技术的有机结合,及具有实用性的应用技术。中药复方基因组技术平台是通过患者用药前后或用药者与非用药者的细胞,提取RNA标记后杂交到点阵膜上,数码成像后电脑分析结果,比较两者基因表达图谱的异同,确定药物作用的机理、疗效安全性、准确寻找出功能基因等方面的结果。
本发明评价中药复方基因组技术平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现代化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手段,全面评价传统中药复方体系、创新中医药现代理论、重组中药复方,产生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新标准,抢滩国际市场,还可以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基因工程、医药卫生和制药业。
本发明评价中药复方基因组技术平台内容简述:
本发明评价中药复方基因组技术平台,能直观准确的分析检测和评价中药复方对人体多靶点基因的表达,是人体基因组工程的基因组研究,其特征是:应用基因组技术平台分离出代表人体内约10万个基因的DNA片断,在制做人体基因组图谱以前,基因组技术平台首先对每个克隆逐个复制,扩增,提纯;然后再用平台高精密度机器手喷涂到尼龙膜上或杂交到芯片上形成点阵膜,点阵膜上的每个点就代表一个基因;利用点阵膜,基因组技术平台用采杆检测基因在被研究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从被测细胞(组织)和对照(阳性或阴性对照)细胞中提取RNA(基因表达中介产物),然后再通过反转录的方法将RNA标记(可以是荧光标记或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这些标记好的RNA就是分子探针;
其具体步骤是:
(1)、RNA提取,中医临床治疗时抽取患者血样,或其它组织标本;
(2)、RNA标记,采用平台应用反转录的方法将RNA用荧光或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制作成为分子探针;
(3)、将分子探针杂交到点阵膜上,或基因芯片上,产生相应信号;
(4)、与对照组细胞比较,通过被测细胞与对照组细胞比较的信号判定两者基因图谱表达的差别。
本发明评价中药复方基因组技术平台经对国内外文献检索均未查到有关本发明文献报道,属国内外首创。评价中药复方基因组技术平台,是将传统中医药辩证施治的经验理论转化为现代中医药学理论,对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具有推进作用,用基因表达点阵膜研究中药或复方,是对中医药方法学的创新,是在坚持中医理论的前提下对中药进行现代化分析探讨,通过基因组技术平台可对中药复方剂的重组获得最佳的剂量配比和标准剂量,是一种现代化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手段。采用基因组技术平台可以全面评价传统中药复方体系、创新中医药现代理论、重组中药复方,产生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新标准,抢滩国际市场,还可以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基因工程、医药卫生和制药业。
实施例:
评价中药复方基因组技术平台的工作路线为:
1、选择公认有效的中药复方,为患者的临床用药;
2、采集患者用药后的血样,从血样中提取RNA;
3、标记RNA,采用平台应用反转录的方法将RNA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制作成为分子探针;
4、与点阵膜杂交,将分子探针杂交到点阵膜上,产生相应信号;
5、结果分析,采用电脑软件进行分析;
6、寻找出功能基因,得出疗效机理、作用靶点、及服药后的安全性;
7、将评价出的结果存入电脑信息库;
8、服务平台,开展技术信息服务及成果应用,用以研究中医中药的策略和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士振,未经张士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32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场处理种子的方法
- 下一篇:二氧化碳干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