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犬、狐、貂用抗病毒免疫球蛋白及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00123292.4 | 申请日: | 200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296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杨盛华;李润萍;胡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盛华;李润萍;胡奎 |
主分类号: | A61K39/395 | 分类号: | A61K39/395;C07K16/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6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病毒 免疫球蛋白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犬、狐、貂用抗病毒免疫球蛋白及生产工艺,涉及动物用生物药品生产技术领域。
在毛皮经济动物中,主要的病毒性传染病是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狂犬病、犬肝炎(狐狸脑炎)、犬喉气管炎、犬副流感、伪狂犬病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等,特别是犬温热和细小病毒肠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对于毛皮经济动物的养殖造成很大损失;常规的办法是进行病毒疫苗的免疫预防接种,但现有的疫苗保护率都不高,只能达到80%左右,免疫效果不理想。病毒性疾病与其它的传染病不一样,由于病毒侵袭和生长增殖的特殊性,即必需在活着的靶细胞中增殖,所以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找到一种能在体内细胞内特异性杀灭病毒的药品。
本发明提供一种犬、狐、貂用抗病毒免疫球蛋白及生产工艺,利用马、驴和骡来生产犬、狐、貂用抗病毒免疫球蛋白,目的是解决毛皮经济动物病毒性传染病的紧急预防和紧急治疗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将犬、狐、貂传染病毒(至少一种)的弱毒培养液浓缩,病毒的TCID50效价在105.0以上,经差异离心法把病毒提纯浓缩50~120倍,加福氏完全佐剂,按最佳途径和计量经3次对马(或驴、骡)进行免疫后,待抗体效价达最高峰值时采血,分离血清,用辛酸法分离提取纯化抗病毒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即IgG,含量20mg/ml(±2%)。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通过马、驴、骡免疫,防止了同种毛皮经济动物之间某些其它病毒性传染病的人为传染,安全性好,用马生产的犬、狐和貂用的抗病毒免疫球蛋白的中和效价为:100倍稀释的免疫球蛋白的中和效价为103.4(即2512倍),200倍稀释的免疫球蛋白的中和效价为1023(即199倍)。通过血清提取免疫球蛋白,呈无色透明液体,既可以冰冻保存(-20℃以上),也可以冷藏保存(+4℃~+12℃)储运方便。
在临床试用效果较好,本品在小动物门诊进行了紧急预防和紧急治疗试验,同群犬中5只发生了腹泻,经临床诊断和电镜检测,均确诊为细小病毒性肠炎,对其余未发病的54只幼犬用抗病毒二联免疫球蛋白(抗犬瘟热和抗细小病毒)进行了紧急预防注射,经观察未再发生肠炎。对32例犬瘟热进行紧急治疗,治愈29例,治愈率达90.6%,对43例细小病毒肠炎病犬进行了紧急治疗,治愈40例,治愈率达93%。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将犬瘟热弱毒培养液(TCID50效价在105.625以上)和细小病毒弱毒培养液(TCID50效价在105.0以上)用冷冻超速离心机差速离心法,分别将两种病毒提纯浓缩100倍。用两种病毒的等量混合液与福氏完全佐剂等量制成免疫试剂,给健康马免疫接种。第一次基础免疫,皮内接种,8ml/匹,分8点注射;第二次加强免疫,淋巴结接种,8ml/匹,分8点注射;第三次高度免疫,静脉缓慢注射,3ml/匹,两次间隔一周,最后一次免疫后14天左右采血检测抗体效价,待琼脂扩散效价达到32倍以上时,在无菌条件下放血并分离血清。在血清中加入倍量的pH4.0的0.06M/L的醋酸盐缓冲液,室温下强力搅拌,同时按血清量计算,以7.5%的比例滴加化学纯级的辛酸,4000转/分离心30分钟,过滤取上清液装入透析袋,在pH7.4的0.015M/L的磷酸盐缓冲液中透析48小时,再用除菌滤器抽滤,取样检测琼脂扩散效价在16倍以上时,蛋白含量在20mg/ml(±2%)时,在无菌室分装,即得本发明产品。
实施例2
将犬瘟热弱毒培养液(TCID50效价在105.625以上)、细小病毒肠炎弱毒培养液(TCID50效价在105.0以上)、犬肝炎(狐狸脑炎)腺病毒弱毒培养液(TCID50效价在104.5以上)、犬副流感病毒弱毒培养液(TCID50效价在104.5以上)、狂犬病毒弱毒培养液(LD50效价在105.0以上)和伪狂犬病毒弱毒培养液(TCID50效价在105.0以上)六种弱毒培养液,提纯浓缩,对驴或骡进行免疫,按实施例1中所述得方法规程进行,即得本发明产品。
实施例3
根据实际需要可增减弱毒培养液的种类,按实施例1中叙述的方法规程进行,就可得到相应的犬狐貂用的抗病毒免疫球蛋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盛华;李润萍;胡奎,未经杨盛华;李润萍;胡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32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接收电子信息的方法
- 下一篇:含小晶粒Y型分子筛的催化剂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