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无源光网络传输系统的一种时隙连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25208.9 | 申请日: | 2000-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332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14/08 | 分类号: | H04J14/08;H04B1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无源 网络 传输 系统 一种 连接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光纤通信领域,具体涉及无源光网络传输系统(PON)的时隙连接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时分多址接入技术(TDMA)的无源光网络传输系统的时隙连接方法。
无源光网络传输系统(PON)中,需要在端口和时隙之间建立连接,通过时隙实现两个端口之间的一一对应。现有技术中,典型的时隙连接方法有如下两种:
第一种如ITU-G.704所述,时隙连接采用基于准同步复接(PDH)技术的固定时隙连接方法。数据帧由开销和信码构成,开销用于帧定位和码速调整,信码用于传送信息,复接方式采用比特间错的准同步复接(PDH)方式,时隙连接采用固定连接,每个端口只能连接到一个固定时隙,更改端口之间的连接只有通过交叉连接设备或改变物理连接跳线获得。该时隙连接算法的时隙连接自动化程度低,不能灵活调配,只能满足端口连接变化不大的应用需要。
第二种如ITU-G.707所述,时隙连接采用基于同步复接(SDH)技术的动态时隙连接方法。数据帧由开销和信码构成,开销用于帧定位、码速调整、公务联络和系统维护等,信码用于传送信息,复接方式采用字节间错的同步复接方式,时隙连接采用动态连接,每个端口可以连接到任一个固定时隙,更改端口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更改连接的时隙获得。该时隙连接算法只能应用于点到点的有源光纤传输系统中,对于点到多点的无源光纤传输系统,由于时分多址接入时需要采用突发复接分接技术,该时隙连接算法难以实现。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TDMA技术的无源光网络传输系统的时隙连接方法。这种时隙连接方法将时隙连接和时延控制结合起来,不仅能适用于点到多点的无源光传输系统,还能实现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调配,从而降低了系统的复杂程度,减少系统的实现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基于TDMA接入技术的无源光网络传输系统的时隙连接方法主要包括:1、定义系统定位长度L为复帧长度;2、系统管理单元向局端微控制单元发送读取信号的命令;3、局端微控制单元将第Tn个远端设备的时隙连接状态消息应答给系统管理单 元;4、系统管理单元对该状态消息进行分析;5、根据分析结果系统管理单元对该时隙连接进行控制。 如上所述的时隙连接方法,其中的步骤1具体还包括:1)PON局端设备1(PONC)产生系统定位长度L的原点;2)通过下行复帧将该原点传送给PON远端设备3(PONR);3)系统中各单元的定位根据与系统定位原点的相对距离N来确定,N不大于L。
如上所述的时隙连接方法,其中的步骤5所述的系统管理单元根据分析结果对该时隙连接进行控制还包括:(1)、如果时隙连接状态为去激活,则系统管理单元将终止该时隙连接控制;(2)、如时隙连接状态为激活,则系统管理单元4根据时隙连接参数修改系统定位延时长度M(Tn),并将该M(Tn)传送给远端微控制单元305,远端微控制单元305通过系统定位延时控制器306激活第Tn个PONR突发时隙信号,达到时隙连接控制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第Tn个PONR的时隙连接的流程图;
图2是无源光网络传输系统的构成示意图;
图3是无源光网络传输系统中的局端设备PONC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无源光网络传输系统中的远端设备PONR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52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药活性导向素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紫外线的织物涂层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