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气发动机操纵的机器无效
申请号: | 00126450.8 | 申请日: | 200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287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14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哲也;杉山孝好;津坂治男;佐藤贵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M21/02 | 分类号: | F02M21/02;F02B6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腾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发动机 操纵 机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发动机操纵的机器,其包括一个机械单元,该单元包括一个燃烧气体燃料的发动机,和一个由发动机驱动的工作装置,例如发电机,该机械单元被一个刚性框架包围并固定到其上,刚性框架通过将一种长条形的框架材料制成框架而形成,该机械单元的上部被一个顶盖覆盖。
近年来已经广泛地使用一种发动机操纵的机器,例如一个用以提供能量的发电机,其在户外被驱动并使用一个燃气发动机,就运行成本和环境而论,该发动机适合于燃烧一种例如天然气、LPG气(液化气)等的气体燃料(例如见日本实用新型特许公开No.1-41654)。
在这种类型的燃气发动机操纵的机器中,为了稳定地支承气体管道元件,通常将气体管道元件,例如一个气体燃料压力调节器、气体截流阀等直接固定到上述刚性框架的一个框架元件上。
但是,在燃气发动机操纵的机器中,为了使气体管道元件的工作稳定,必须设计气体管道元件,以使别的物体不能从外部碰撞气体管道元件。另外,当燃气发动机操纵的机器用在户外时,必须考虑防雨、防尘等性能。
在一种结构中,其中和现有技术相同,气体管道元件主要直接固定到框架元件上,会存在一个问题,即作用在框架元件上的震动和发动机的振动被传递给气体管道元件。
本发明是考虑上述情况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气发动机操纵的机器,其中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气发动机操纵的机器,其包括一个机械单元,该单元包括一个燃烧气体燃料的发动机,和一个由发动机驱动的工作装置,该机械单元被一个刚性框架包围并固定到其上,刚性框架通过将一种长条形的框架材料制成框架而形成,该机械单元的上部被一个顶盖覆盖,其中顶盖由一个向上凸出的上盖和一个安装到上盖下表面的下盖组成,而且顶盖可以通过减震元件支承在刚性框架上,该机器还包括一个气体燃料压力调节器,其用于调节供给发动机的气体燃料的压力,一个气体截流阀,其用以停止给发动机供给燃料,及一个连接管,其将气体燃料压力调节器和气体截流阀彼此串联地连接起来,气体燃料压力调节器、气体截流阀和连接管以一种被上盖覆盖的方式安装到下盖的上表面。
鉴于上述特征,气体燃料压力调节器和气体截流阀,包括连接调节器和阀的连接管可以被当作一个管道单元,因此一个气体燃料系统可以被集中在下盖上,而且使用最小长度的管道就可以使系统的布置容易。而且,该管道单元可以被容纳和保护在顶盖的上、下盖之间。因此,产品在外观上具有吸引力,而且可以有效地避免别的物体碰撞管道元件,及防止雨水和灰尘等落在管道元件上。即使震动和发动机的振动被施加到围绕机械单元的刚性框架上,通过减震元件所提供的缓冲作用能有效地防止震动和振动传递给管道元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除了上述特征,气体燃料压力调节器和气体截流阀可以通过下盖上的连接管一体地彼此相连并固定。鉴于该特点,气体燃料压力调节器和气体截流阀能以一种状态被稳定地支承在下盖上,在该状态中它们通过由金属制成的耐用连接管彼此一体地相连。而且,安装管道单元到下盖的操作被进一步简化了。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除了上述特征之外,下盖可以被设置在发动机的汽缸上,而且可以设置气体截流阀、气体燃料压力调节器和连接管,以使截流阀的气体入口和调节器的气体出口设置在机械单元的同一侧。鉴于该特点,在维修等情况中,在机械单元的同一侧以集中的方式易于实现连接气体管道的操作,而且可以缩短气体燃料压力调节器和发动机(一个混合器)之间的连接距离。
下面参照附图,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对实现本发明的一个典型方式进行描述。
在附图中:
图1是一个前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燃气发动机操纵的机器;
图2表示沿图1中箭头2方向看去的侧视图;
图3表示沿图1中箭头3方向看去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该实施例的一个后视图(沿图2中箭头4方向看去的视图);
图5是一个从后侧看的表示该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一个沿图5中箭头6方向的平面图;
图7是一个沿图6中7-7线的放大截面图;
图8是一个沿图6中8-8线的放大截面图;
图9是一个沿图8中9-9线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64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率转换装置中的电流控制型半导体开关元件的驱动装置
- 下一篇:存储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