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子自控弱视治疗仪无效
申请号: | 00127300.0 | 申请日: | 2000-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351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祥;张志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临达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9/008 | 分类号: | A61F9/0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跃虹 |
地址: | 2011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子 自控 弱视 治疗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激光光子自控弱视治疗装置。
凡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因功能性因素为主引起的远视力≤0.8,且不能矫正者为弱视。弱视是儿童发育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约:2-4%。弱视的病因是由于从视网膜节细胞开始至视中枢的视觉传导系统及中枢全领域的功能及形态异常而引起。弱视的本质是双眼视觉发育紊乱,弱视患者不仅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低于正常值,而且没有完整的立体视,甚至是立体盲。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少年儿童视力的疾病,目前虽有多种治疗弱视方法,但有些周期长,患者不愿接受,有些虽然省时但疗效不高。根据已掌握的资料,治疗弱视大致有如下方法:万花筒弱视保健治疗法(CN 2370851Y);普通光闪烁治疗法(CN 2039552U)。利用激光治疗弱视的有激光均光器(CN 2275721Y);准单束双向激光治疗仪(CN 1066797A);激光眼科治疗用激光器(CN 1059236A);自动变频激光弱视治疗仪(CN 1124170A)等。利用激光光子的热效应及光化效应直接照射眼球,可有效地治疗少年儿童的弱视。但同时也有一个重要的安全问题。若不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要求,激光光束也容易对人眼造成伤害。据文献记载,对人眼伤害的程度取决于激光光子的波长、人眼受激光光子作用的时间和剂量(单位面积上激光光子的功率或能量)。由于人眼本身的透镜作用能将入射光聚焦在视网膜上,因此小功率激光光束也能以大的功率密度而损伤视网膜。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全新的自控的、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的弱视治疗仪。
本发明公开的光子自控弱视治疗仪,是由激光光子发生器电路、自控光速割断系统、光斑调节装置、治疗时间控制电路和电源电路等组成。其中电源电路与治疗时间控制电路、激光光子发生器电路和自控光速割断系统相联;激光光子发生器电路分别与光束割断系统与治疗时间控制电路相联;激光光子发生器电路由激光管电源电路、氦氖激光管和激光管电源控制电路组成;光束割断系统由电机驱动电路、电机及透孔型圆柱体组成;光斑调节装置由二面平行的凸透镜组成;治疗时间控制电路由时间显示电路和时间控制电路组成。激光光子发生器产生波长为632.8纳米的氦氖激光光束,并将光束传送到光束切割系统。经光束切割系统把连续光束变成断续光束,光束的变化规律为:2次/秒,持续20秒;4次/秒,持续20秒;16次/秒,持续20秒。断续光束经光斑调节装置改变成不断闪烁的直径为30mm~50mm光斑(距激光光子输出点2米处测量)照射到患者视网膜上;光子光斑闪烁变化规律为:2周/秒,持续20秒;4周/秒,持续20秒;16周/秒,持续20秒。光子光斑闪烁的变化规律为自动控制,周期为1分钟。治疗时间控制电路按设定的时间控制激光光束的发生。
本发明公开的光子自控弱视治疗仪中的激光光子发生器电路见图1,由激光管电源电路1、氦氖激光管2、激光管电源控制电路6组成。其中激光器采用250nm,功率2mw的氦氖激光器;其1500V高压电源采用相应的激光开关电源。
本发明公开的光子自控弱视治疗仪中的光束割断系统见图2,由电机驱动电路3、电机4及透孔型圆柱体5组成。电机转速由电机驱动电路进行自动控制,其变化规律为:2转/秒,持续20秒;4转/秒,持续20秒;16转/秒,持续20秒。电机驱动电路采用的是改变占空比控制电机转速的电路(图3)。其中U1,U2,U3,U4组成时序控制电路,Q1,Q2组成开关电路,A为电机。U1,U2,U3,U4联动控制,U1依时序输出宽度相同,幅度不同的三种矩形波,通过D1,D2开关电路的导通电流,改变占空比,控制其电机转速。
本发明公开的光子自控弱视治疗仪中的光斑调节装置见图4,由L1、L2两个凸透镜组成。激光光束经L1发散,再经L2聚焦,产生光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临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临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73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