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盘转接器无效
申请号: | 00128512.2 | 申请日: | 200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300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20 |
发明(设计)人: | 金子孝幸;吉村春俊;铃木昭臣;三枝繁;须藤政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17/02 | 分类号: | G11B17/02;G11B17/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接 | ||
本发明涉及盘转接器。更准确地说,本发明涉及其中装有盘式记录介质的盘转接器技术领域,信息信号能够记录在该盘式记录介质上和从该盘式记录介质中再现。
盘式记录介质,例如光盘(CD),可以分成直径为12cm的大直径型和直径为8cm的小直径型。为了在盘回放装置上使用小直径型的CD,有时小直径型的CD与盘转接器一起安装和使用。
普通的盘转接器的结构是这样,它基本成圆形,并在其内圆周边有多个彼此等距离分布的夹持片,这样,该夹持片可以向盘转接器的中心施加偏压。盘式记录介质通过朝向夹持片中心的偏压力固定,该夹持片与盘式记录介质的外圆周边缘连接。
不过,在普通的盘状转接器中,为了将盘式记录介质安装在盘转接器上,需要将盘式记录介质布置到盘转接器的内圆周上,然后使在周向上间距分布的多个夹持片与盘式记录介质的外圆周边缘连接。另一方面,为了将盘式记录介质从盘转接器中取出,需要解除盘式记录介质的外圆周边缘与多个夹持片之间的连接,并从盘转接器中取出盘式记录介质。因此,将盘式记录介质装入盘转接器和从盘转接器中取出都很费时间,并很麻烦。
因此,本发明的盘转接器的一个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并使将盘式记录介质装入盘转接器和从盘转接器中取出的操作很容易完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在其内圆周侧面上接收盘式记录介质用的盘转接器,其包括:一主板体部分,该主板体部分基本成弓形,且其中心角为180°或更大;以及一支撑部分,该支撑部分形成于主板体部分内圆周的半个内圆周侧面上,以便支撑装在盘转接器上的盘式记录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记录和/或回放装置,其包括:输送装置,用于将其内圆周侧面上接收盘式记录介质的盘转接器从插入位置输送到夹紧位置;安装装置,用于安装输送到夹紧位置的盘式记录介质;以及控制装置,用于这样控制该输送装置,使当盘式记录介质安装在安装装置上时,该输送装置可以将该盘转接器输送到与盘式记录介质分开的位置。
图1与图2至24一起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而图1是在CD插入外壳中之前的盘式回放装置的前视图;
图2表示CD插入外壳中时该盘式回放装置的前视图;
图3是表示基座单元、支撑座和滑杆之间关系的局部剖侧视图;
图4是表示不同部件结构关系的垂直截面图;
图5是第一提升件的前视图;
图6是凸轮件的前视图;
图7与图8一起表示其上支撑有一操作件的凸轮件,图7是后视图,表示其中的操作件没有被按下;
图8是表示操作件被按下时的后视图;
图9是表示第二提升件的后视图;
图10是表示一盖体的后视图;
图11是表示侧板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一支架的透视图;
图13与图14至19一起表示该盘式回放装置的操作过程,而且图13是其初始状态的前视图;
图14是表示初始状态下的局部剖面侧视图;
图15是表示CD位于盘台和盘支架持器之间时的前视图;
图16是表示CD位于盘台和盘支架之间时的局部剖面侧视图;
图17是表示CD处于夹紧状态下的前视图;
图18是表示CD处于夹紧状态下的局部剖面侧视图;
图19是表示支架降低到其从CD吸引开的位置时的前视图;
图20是表示经过一段预定时间后使插槽自动关闭的流程结构方框图;
图21表示经过一段预定时间后使插槽自动关闭的工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22是一盘转接器的前视图;
图23是一盘转接器的透视图;以及
图24是改进的盘转接器的前视图。
下面将参见附图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
应当知道,下面所述的实施例针对的是一种盘回放装置。
该盘回放装置1包括主体部分2和与该主体部分2相邻布置但未表示出来的扬声器部分。该主体部分2包括在外壳3内的所需部件和机构。
外壳3包括:一壳体件4,该壳体件4形成向前开口的盒子;顶板5,该顶板5装在壳体件4前部的顶端部分;以及一前板6,该前板6装在顶板5的前面(参见图1和2)。在顶板5上形成有向左右延伸的插槽5a。
前板6包括位于底部的操作面板部分6a和由透明材料制成并装在操作面板部分6a上端的透明面板部分6b(参见图1和2)。操作面板部分6a上布置有液晶显示部分8,供用户进行各种操作的操作按钮7、7…和各种显示图像都显示在该液晶显示部分8上。盘支架9基本固定在透明面板部分6b后面的中心部分处(参见图1和图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85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