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圆筒销子锁保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128900.4 | 申请日: | 200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290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11 |
发明(设计)人: | 近藤信行;中野润一;小野塚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5/02 | 分类号: | B60R25/02;E05B17/18;E05B4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江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圆筒 销子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圆筒销子锁保护装置,该圆筒销子锁保护装置容易在不具有保护装置的圆筒销子锁附加保护功能,抑制了附加该保护功能导致的成本上升。
作为保护车辆转向柄锁定装置等所用圆筒销子锁不受恶作剧影响的圆筒销子锁保护装置,例如已知有特开平11-44132号公报的“圆筒销子锁保护装置”。
在上述技术中记载了圆筒销子锁1(参照该公报图2),如该公报的图2所示,在圆筒本体2的上部由螺钉14固定大体为盖状的环12,如该公报的图5所示,在环12的上部形成孔盖安装孔12a,在该孔盖安装孔12a可移动地配置孔盖15,如该公报的图3所示,在环12的上部设置磁性锁16,该磁性锁16在孔盖15处于闭状态时上锁,在处于开状态时开锁,由这些孔盖15和磁性锁16形成保护装置。
在上述技术中,由于形成保护装置的孔盖15和磁性锁16设置在环12内,所以,例如在不具有保护装置的圆筒销子锁附加保护功能的场合,需要重新设定不具有保护装置的圆筒销子锁的环,在保护装置的部件的成本上,还产生模具费,导致制造成本增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圆筒销子锁保护装置,该圆筒销子锁保护装置可容易地在不具有保护装置的圆筒销子锁附加保护功能,可抑制附加保护功能导致的成本上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车辆的圆筒销子锁,在该车辆中,转向柱可自由回转地安装于头管以操纵前轮,在该转向柱的上端设置转向柄杆支承用托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转向柄杆支承用托架安装圆筒销子锁并使钥匙圆筒的开口朝向上方,在该圆筒销子锁的上方配置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为了保护圆筒销子锁而由孔盖开闭上述开口,同时,将该保护装置安装在上述转向柄杆支承用托架,由与主钥匙另成一体的钥匙操作上述保护装置。
第1项发明的车辆用圆筒销子锁保持装置在转向柄杆支承用托架安装圆筒销子锁并使钥匙圆筒的开口朝向上方,在该圆筒销子锁的上方配置保护装置,同时,将该保护装置安装在转向柄杆支承用托架,所以,当在不具有保护装置的圆筒销子锁附加保护功能时,在不改变不具有保护装置的圆筒销子锁的状态下,通过在圆筒销子锁的上方配置与圆筒销子锁另成一体的保护装置,即可容易地附加保护功能,同时可抑制附加保护功能导致的成本上升。
通过在转向柄杆支承用托架安装圆筒销子锁并使钥匙圆筒的开口朝向上方,在圆筒销子锁的上方配置保护装置,同时,在转向柄杆支承用托架安装该保护装置,保护装置由孔盖开闭钥匙圆筒的开口,由该保护装置防止圆筒形销子锁的钥匙圆筒的开口受恶作剧的影响。
结果,在对不具有保护装置的圆筒销子锁附加保护功能的场合,将与圆筒销子锁另成一体的保护装置配置于圆筒销子锁的上方,不在圆筒销子锁直接安装地在转向柄杆支承用托架安装保护装置,从而不改变不具有保护装置的圆筒销子锁,即可容易地附加保护功能,而且可抑制附加保护功能导致的成本上升。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附图按符号的方向观看。
图1为搭载了本发明圆筒销子锁保护装置的车辆的侧面图。
图2为示出本发明的圆筒销子锁保护装置的车辆前部的要部侧面图。
图3为图2的3向视图。
图4为图3的4-4线断面图。
图5为本发明圆筒销子锁保护装置的磁性钥匙的说明图。
图6为具有本发明圆筒销子锁保护装置的车辆的前部平面图。
图7为说明本发明主开关和保护装置的安装要领的作用图。
图8为说明本发明保护装置的孔盖的开闭的作用图。
图1为搭载了本发明圆筒销子锁的车辆的侧面图,作为车辆的机动二轮车10为小型摩托车式车辆,它包括:车架11、构成该车架11前端部的头管12、可自由回转地安装于该头管12的转向柱13、安装于该转向柱13下部的前叉14和前轮15、安装于转向柱13上端部的转向柄杆支承用托架16(以下称“转向柄杆托架16”)和转向柄杆17、配置于该转向柄杆17前方的速度表、转速表等仪表类18、及配置于转向柄杆17后方的具有后述圆筒销子锁的主开关21。
符号24为前罩,符号25为前挡泥板,符号26为油箱,符号27为踏板,符号28为主体罩,符号31为车座,符号32为发动机,符号33为动力传递装置,符号34为后轮,符号35为空气滤清器,符号36为消声器,符号37为后挡泥板,符号38为后缓冲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89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