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波消除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00129231.5 | 申请日: | 200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299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13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真哉;梶山郁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B3/20 | 分类号: | H04B3/2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姜郛厚,叶恺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波 消除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在近端呼叫者和远端呼叫者通过传送路径进行通话的系统中,抑制在近端呼叫者侧产生的回波的回波消除器装置。
图10是表示在例如特开平10-242891号公报中披露的以往的回波消除器装置结构的方框图。在图中,1是接收信号,2是发送信号,3是第一自适应滤波器装置,4是第一减法装置,5是第二自适应滤波器装置,6是第二减法装置,7是自适应滤波器控制装置,8是滤波器选择装置,9是抽头(tap)系数存储装置,10是伪回波生成装置,11是第三减法装置,12、13是延迟装置,14是回波消除器输出信号。
下面说明动作。
这样构成的以往的回波消除器装置配有第一抽头系数、第二抽头系数和第三抽头系数。用第一自适应滤波器装置3使用第一收敛系数在每个循环中更新第一抽头系数。而且,同时第一自适应滤波器装置3使用该第一抽头系数和接收信号1来生成第一伪回波信号,把该伪回波信号输出至第一减法装置4。第一减法装置4从发送信号2中减去该第一伪回波信号,生成第一误差信号,输出给自适应滤波器控制装置7。再有,在第一自适应滤波器装置3的抽头系数的更新中,使用以下式(1)。
(Hk,j+1)=(Hk,j)+μ×E1j×{Xj-k}/α …(1)
其中,在上式(1)中,k是抽头的序号(k=0,1,…,N),j是j时刻,Hk、j是k抽头的j时刻时的抽头系数,Hk、j+1是抽头的j+1时刻时的抽头系数,即表示下一个循环时刻的抽头系数。此外,E1j是j时刻时的误差信号,Xj-k是j-k时刻时的接收信号1。μ被称为收敛系数,是决定收敛速度的参数,如果增大该收敛系数μ,那么收敛速度加快,而如果减小该系数,那么收敛速度变慢。再有,式(1)中的α由下式(2)给出。
在第二自适应滤波器装置5中,按比第一收敛系数小的第二收敛系数使用上式(1),与第一自适应滤波器装置3的情况相同在每个循环中更新第二抽头系数。而且,同时第二自适应滤波器装置5使用该第二抽头系数和接收信号1来生成第二伪回波信号,把该伪回波信号输出至第二减法装置6。第二减法装置6从发送信号2中减去该伪回波信号,生成第二误差信号,把该误差信号输出至自适应滤波器控制装置7。
此外,第三抽头系数具有由滤波器选择装置8从上述第一抽头系数和第二抽头系数以及来自抽头系数存储装置9的第三抽头系数的其中任何一个中选择的抽头系数。该第三抽头系数被传送保持在抽头系数存储装置9中。
再有,自适应滤波器控制装置7以第一误差信号和第二误差信号、以及接收信号1和发送信号2作为输入,在作为抽头系数选择周期的每M循环中,算出M循环间各信号的平均功率,根据以下所示的式(3)至式(6)的条件判断,对滤波器选择装置8输出选择第一抽头系数、第二抽头系数和第三抽头系数的哪一个的信息。
X>p1 ……(3)
S>p2×X ……(4)
p3×|E1|<|E2| ……(5)
p4×|E2|<|S| ……(6)
再有,从上式(3)至式(6)中,发送信号2的电平为S,接收信号1的电平为X,第一误差信号的电平为E1,第二误差信号的电平为E2。此外,各式中的p1至p4为预定的常数,这些常数按照使用环境来决定。
其中,使用上式(3)至式(6)的抽头系数的选择条件如下。
条件[1]:式(3)成立的情况下,或式(3)不成立但式(4)成立的情况下,选择第三抽头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92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