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齿轮传动马达及齿轮传动马达系无效
申请号: | 00129295.1 | 申请日: | 200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290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11 |
发明(设计)人: | 峰岸清次;为永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7/116 | 分类号: | H02K7/116;F16H1/2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天安,温大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传动 马达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把马达装置与传递该马达装置的旋转动力的变速机构组合在一起的齿轮传动马达及构成该齿轮传动马达的齿轮传动马达系。
把产生旋转动力的马达装置和对该旋转动力进行减速或增速的变速机构组合在一起的齿轮传动马达是机械的增速或减速的结构,马达装置可以在最佳效率状态(转速区)下运转,因此可广泛应用于一切工业领域。
例如图10所示的以往的齿轮传动马达1,通过把马达装置2与传递该马达装置2的旋转动力的变速机构4组合在一起而构成。
该马达装置2的安装面通过马达轴6前端一侧所形成的正方形马达法兰10构成,在该马达法兰10的四角分别贯通地形成螺栓孔10A,并且在该马达法兰10的中心配设有马达轴6。
马达装置2从马达轴6输出旋转动力,如图9所示,该马达轴6通过前端的键槽加工,可自由转动地支持着斜齿状马达小齿轮8。
上述变速机构4是三级减速机构,具体地说,包括与上述马达小齿轮8啮合的第一齿轮12;与该第一齿轮12同轴且一体地旋转的第一小齿轮14;与该第一小齿轮14啮合的第二齿轮16;与该第二齿轮16同轴且一体地旋转的第二小齿轮18;与该第二小齿轮18啮合的输出轴齿轮20;由轴承支持并与该输出轴齿轮20一体地旋转的输出轴22;以及内部容纳该变速机构的箱体24。
在箱体24上贯通地形成可使马达轴6插入的插入孔24A,另外,在与该插入孔24A为中心的正方形顶点位置分别形成螺孔24B。该插入孔24A与4个螺孔24B的配置是与马达装置2一侧的马达法兰10上的马达轴6及4个螺栓孔10A相一致的,如图10所示,马达装置2和变速机构4由4个螺栓26连接。
在该齿轮传动马达1中,通过各小齿轮及齿轮,以给定的减速比把马达装置2的旋转动力传递给输出轴22。
一般来说,在这种齿轮传动马达1中,按照给定的间隔(公比)设定变速比,预备系列化的数个变速机构4,选择具有与实际要求的变速比最接近的变速比的变速机构4,将该变速机构4与马达装置2结合,构成齿轮传动马达1。
如上文所述,齿轮传动马达1的使用者要从变速机构4的各种变速比的系列中选择变速比最合适的变速机构,但是,这种齿轮传动马达1依然存在着根据使用状况,此后要变更变速比的情况。与这些情况对应起来,应考虑以下几种方法。
1)要把变速机构4再次交换成具有最合适的变速比的新的变速机构。
2)在变速机构4与马达装置2之间增加具有调节量部分的变速比的变速机构。
但是,采用1)的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必须要购买新的变速机构4,导致成本提高,而且也浪费了以往所使用的变速机构4。
采用2)的方法,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以前所使用的变速机构4是考虑了当初的情况,以与马达连接为目的设计的,在变速机构4与马达装置2之间安装变速机构实际上困难很多,并不是很合适。其理由在下文具体说明。
第一个问题是,由于变速机构4一侧只作成“承受”形安装面结构,其它用途(马达装置以外的)的变速机构等(以下称作插入装置)连接到该安装面上,从物理意义上讲不是很容易。
马达装置2必须连接到变速机构4等的被驱动装置(相对侧机械)上,为了使这种连接容易进行,如图10所示,一般需要设置马达法兰10。从马达一侧将螺栓26插入螺栓孔10A中,使该螺栓26与相对机械侧螺孔24B螺纹配合,由此,可实现这种连结。
一方面,作为其结果,在变速机构4一侧,大多数情况下只作成“承受”形结构。即,单单想到只在以插入马达轴6的插入孔24A为中心的正方形顶点位置,分别形成螺孔24B,大多数情况下都没有设想过从该变速机构4一侧用螺栓连接的情况。
另一方面,考虑到插入装置本身的情况,在该插入装置的变速结构为例如小齿轮与齿轮组合的平行轴齿轮结构的情况下,插入到插入装置本身的马达轴6和把该马达轴6的旋转运动传递给变速机构4的输出轴不可能在一级减速结构中成为同轴状,因此,为了使插入装置的马达轴6和输出轴成为同轴状,自然要考虑两级以上(两对以上的齿轮与小齿轮)的结构,这不但使插入装置内部结构复杂,而且使马达轴6的轴线方向的长度变长。
第二个问题是,变速比的调整虽然不是主要目的,但是,不能偏离了这一目的,而要必须调整到满足使用者意图的变速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92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下一代通信系统中分配公用分组信道的方法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