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兰蛤在对虾养殖中的安全投喂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0129307.9 申请日: 2000-11-07
公开(公告)号: CN1351823A 公开(公告)日: 2002-06-05
发明(设计)人: 牟乃海;焦伟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省日照市水产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76826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对虾 养殖 中的 安全 投喂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兰蛤在对虾养殖中的安全投喂方法。

对虾养殖业是我国九十年代初以前海水养殖中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完善、经济效益最显著、出口创汇最多的产业,对沿海经济发展和群众劳动致富作出了重要贡献。九十年代初,养虾面积达到240万亩,产量达到22万吨,产值数十亿元,从业人员上百万之多,对虾养殖的规模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然而1993年全国对虾暴发病毒病,导致了整个对虾养殖业的大滑坡,当年对虾产量不足8万吨。而1994年和1995年进一步滑到5万吨和3.5万吨。由于对虾病毒病的流行,已给养殖业造成了上百亿元的损失。农业部组织对虾病害防治技术攻关,历经8年,各地出现了一些好的养殖模式,使对虾产量有所回升。这其中有江苏省赣榆县的“宋庄养虾三法”,山东省日照市水产研究所的“中国对虾亲虾培育模式”,即“中国对虾超大规格超高效益养殖技术”。

光滑兰蛤(Aloidis laevis Hinds)俗称海沙子,是养殖对虾少有的几种较佳鲜活饵料之一。这种小型的双壳贝类,生长在潮间带到数十米水深处,全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在某些海区常群集,密度大,产量高。人工、机械都可捕捞,是优质廉价的对虾活饵料。但是由于对虾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HHNBV)等的污染及生物的混杂,海区中采集的兰蛤,直接投喂对虾,往往会使对虾暴发病毒病。江苏省赣榆县的“宋庄养虾三法”中,就有两法是“鲜活饵料投喂法”和“两茬养虾法”。“两茬养虾法”两放两收,劳动强度大,收的虾比一茬养到底,自然是规格小质量差。本发明的“超大规格超高效益养殖技术”,就是把三月份育成的中国对虾(PenaeusChinesis Osbeck )苗,一茬养到十二月,养成14cm-18cm的亲虾,经济效益是“两茬养虾法”的若干倍。

本发明的技术要点是:在对虾长到一定体长时,在海区采捕适口的兰蛤,在水泥池中进行暂养,采取特殊的选择性药物消毒处理;并暂养3-7天,使媒介载体生物死亡变质,从而使其携带的病毒失去感染力。在投喂前仍要严格剔除传播病毒的媒介生物,并再次用药杀死可能流散出去的游离病毒。兰蛤的投喂应适口适量,防止虾池积存活兰蛤,滤清池水,并与对虾争氧。

下面分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相关条件:“兰蛤在对虾养殖中的安全投喂方法”最好在对虾养殖的全封闭系统中进行,即要在其他方面也能严格预防对虾病毒病。在这方面,本发明人已经创立了“中国对虾亲虾培育模式”,以发明专利“中国对虾亲虾养成期病毒病的预防方法”进行了阐述:包括选用无病毒虾苗;彻底清池消毒;水经70PPM漂白粉消毒后再进虾池;以及全封闭闸门。

二、兰蛤采收:应把离水后经短时运输,无死亡“张口”现象,近听有“沙沙”声的兰蛤,及时放入暂养及药物处理池,以保证其成活率。如果采集的兰蛤,长时经暴晒,遇大雨或时间长,使其失去活力,在暂养池经不起药物处理,发生死亡,会在高水温的条件下,全军覆没。即使只有半数死亡,也会对虾池造成污染。

三、兰蛤暂养:应均匀撒播在池中,不得有堆积,根据水温不同,溶解氧的许可,确定放养密度。如果面积不大,应有增氧设备,以保证3-7天的成活。

四、药物处理:应尽早施用2PPM敌百虫和3PPM漂白粉,因为暂养时间是指用药后的药物处理暂养时间。其原理是:用敌百虫选择性的杀死混杂在兰蛤中的甲壳类生物,如虾类、蟹类、端足类、寄居蟹、挠足类等,对兰蛤是安全的。用漂白粉杀死附着在兰蛤表面、鳃、外套腔内以及水体中的游离病毒粒子,对兰蛤也是安全的。以上两种药物施用后,暂养3-7天,以使甲壳类生物死亡并腐烂,使病毒失去活力。在投喂前排出水,保留30cm-50cm水,再施3-5PPM高锰酸钾泼洒,进行最后一次消毒2-4小时,以便杀死水中游离的病毒粒子和部分死兰蛤的病菌。之后再经剔除死亡的甲壳类及鱼类杂物,方可投喂。

本发明的药物特殊处理兰蛤方法,也适用于处理其它多种贝类,例如:各种兰蛤、鸭咀蛤、水彩短齿蛤、贻贝等。用该药物处理方法处理的贝类,也适合多种养殖对虾的安全投喂,例如:日本对虾、斑节对虾、白对虾、兰对虾、长毛对虾等。

附图是中国对虾和光滑兰蛤。

实施例:发明人在2000年5月到11月间,在日照市水产研究所的石臼养虾基地,利用露天水泥池1000m2,对虾养殖池I-2、I-3、I-4、I-5、I-10和II-10六个池塘计24亩,进行了兰蛤在对虾养殖中的安全投喂方法试验,获得成功。到11月,所有试验的六个池塘均未发生流行病毒病,对虾体长达到了14cm-18cm,将被选留为亲虾使用。其中II-10池塘3亩,因需加盖塑料大棚,提前在10月14日出池,移入其他池继续养殖。经专家现场验收,该3亩养虾池共起捕平均体长13.28cm的中国对虾1589.5公斤,平均亩产530公斤,实现亩利润7万元。2000年5月21日开始在水泥池药物处理兰蛤,经暂养于5月24日投喂I-5池。此后逐渐加大处理兰蛤的数量,把投喂的虾池扩大到了六个。II-10号池因亩放3cm的中国对虾苗3万尾,无换水,只补充水,按往年投喂配合饲料,到10月14日,只能长到11cm。而今年由于加投兰蛤,对虾不仅多生长2-3cm,而且虾体健壮、活力很强,故移池做继续培育亲虾之用。所有6个加投兰蛤的养虾池,全部把虾安全地养到11月,彻底摆脱了病毒病的威胁。这一试验同时还利用1m3的玻璃钢水槽和50m3的室内水泥池进行了用兰蛤投喂中国对虾的试验,全部成功。均证明经过药物特殊处理的兰蛤投喂中国对虾是安全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日照市水产研究所,未经山东省日照市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93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