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流器无效
申请号: | 00130624.3 | 申请日: | 200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294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光;曾先进;蔡东升;赵青;肖健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正光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4C5/00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万翌春 |
地址: | 330002***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流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固分离和气-液分离的装置,尤其是一种旋流器。
气-固分离,气-液分离所应用于的旋流,其分离机理,主要是以吸收液湿润凝拼,捕捉气体中的尘粒,使颗粒小于5μm的尘粒增大,借助于离心力的作用,使之从混合气流中抛出分离出来,达到气-固分离和气-液分离的目的。
为使旋流器具有较高的分离功能,并同时使气体通过时的阻力降能控制在较低的状态,则旋流器的设计应重点撑据好以下三个关键因素:一是穿板气流速度;二是离心抛物线的短距离性;三是气体旋流倾向。穿板气流速度是影响分离效率和旋液板阻力的关键因素;离心抛物线的长与短表现在对分离效率的影响;而气体旋流倾向是影响设备阻力液-固和气-液接触的重要因素。
穿板气流速度高,则混合气流所产生的旋转离心力大,混合气流中质量较大的固-液,液-液团粒被抛出分离出混合流的数量就多,分离效率就高。同时,穿板气流速度高,则混合气流穿板时的动能消耗大,旋流阻力损失高。反之,穿板气液速度低时,分离效率低,旋流阻力损失则少。因此,对除尘类的旋流器设计,应根据所需分离的灰尘的性质:亲水性和蔬水性、灰尘粒径筛分比例,以及吸收(吸附液)的性能而设计合理的穿板气流速度,以获取较理想的分离效率和允许阻力损失。为此,设计中穿板气流速度应控制在最佳范围之内,即与最佳穿板速度为v时,旋流板结构设计定型为0.8v~1.1v之间。而实际运行中,往往因气体发生源的量的波动而干扰。当气流负荷低于0.8v时,旋流效率急剧下降;而气流负荷超过1.1v时,则旋流阻力降又急剧增大,既影响净化设备的功能正常稳定,又会造成某些不正常事故的发生(如:引风机电流超载,排出系统带水等)。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较大的负荷变化范围内保持功能正常、稳定的旋流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流器,包括器体边环、器体芯部以及固定在上述两者之间的固定叶片,相邻的固定叶片之间设有活动叶片,活动叶片分别与器体边环、器体芯部活动连接,活动叶片两侧还设有限制活动叶片转动范围的限位柱。
本发明是以最佳穿板气流速度V0为基点时的流动截面积为相对稳定值,以确定气流负荷时的穿板速度相对稳定的原理设计的。即:最佳穿板速度为V0时,其对应气流流通截面积为f0。当气流负荷Q下降时,旋流塔板中的活动叶片则因气流浮力减弱而自动缩小倾斜角度,使活动板与固定板之间的通道变小(即流动截面积缩小),则通过板区的气流速度相应维持在V0值的范围内。而当气流负荷增大时,因气流浮力的增大,活动叶片由此抬升,增大与固定板间的通道(即流动截面积增大),其气流穿板速度乃处于最佳速度V0的范围之中。这种叶片根据气流负荷变化而自动调节气流穿板截面积,维持最佳穿板速度V0的功能,确保塔板效率的稳定;同时控制塔板阻力损失,使旋流塔保持稳定的运行和良好的功能。
器体芯部的上游处是一锥形导流体,器体芯部的下游处是导向布液装置,导向布液装置呈喇叭形,导向布液装置中空且设有进液口,导向布液装置的侧壁设有具备布洒吸收液功能的出液口。布洒方式可多样性:多槽喷布、喷嘴雾化,槽式溢流等等。例如:出液口是一串从上至下,孔径逐渐减小的通孔。
器体边环与器体芯部之间还可以设有固定筋。
活动叶片与固定叶片相互间隔排列。
采用活动叶片旋流器对气流负荷变化的适应范围较大,气流负荷变化在50%至130%之间均能稳定地发挥其功能。为此,在气-液体质,气-固分离、气-液分离等工艺上将有广泛的使用价值,充分体现其效率高、阻力低、不堵塞、结构简单、造价低、制作安装简易;运行平稳、操作便利等优点。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活动叶片的自动调节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的旋流器包括器体边环1、器体芯部2以及固定在上述两者之间的固定叶片3,相邻的固定叶片之间设有活动叶片4,活动叶片分别与器体边环器体芯部通过转动轴5活动连接,活动叶片两侧还设有限制活动叶片转动范围的限位柱6。限位柱安装在器体边环上。器体芯部包括两部分,其上游部分是一锥形导流体21,其下游部分是导向布液装置22。导向布液装置呈喇叭形、中空,其上部设有进液口23,其侧壁开有出液口(图中未画出)。器体边环与器体芯部之间还设有固定筋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正光,未经王正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06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砧板的抗菌塑料
- 下一篇:食品加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