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送器、接收机和使用两者的信号传输系统无效
申请号: | 00130678.2 | 申请日: | 200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292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25 |
发明(设计)人: | 松崎敦志;冈田英彦;田上成克;矢仓正成;糠谷文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06 | 分类号: | H04N7/06;H04N11/06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小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送 接收机 使用 两者 信号 传输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例如一计算机图像信号传输到投影仪、PDP(等离子体显示屏)或者其他大规模图像显示装置的输入端的发送器,一种用于接收传输的信号的接收机,以及一种使用所述发送器和接收机的信号传输系统。
目前计算机图像数据的精确度变得越来越高。同时,显示部件的分辨率在稳定地上升。
作为技术发展趋势的结果,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将计算机图像信号输入到液晶投影仪并且用于投影显示。
然而,用于将计算机图像信号输入到投影仪的电缆通常由五根线组成,即三根用于红(R)、绿(G)、蓝(B)三种颜色的图像信号线,和两根用于水平同步和垂直同步的同步信号线。由于信号的带宽,使用的是又粗又短的电缆。
由于这个原因,计算机和投影仪的位置排列受到限制。这使得演示较难进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用了一种日本待审专利公开号(Kokai)No.11-4461所披露的无线传输图像信号的图像传输系统。
这种图像传输系统把图像数据存储在传输侧的帧存贮器中,连续地读出数据,用红外线或者无线电波传输数据,将该串行信号变换为接收侧的并行信号,把该并行信号存储在接收侧的帧存贮器,然后读取该存储器以还原RGB图像数据信号。
目前最常用于显示的图像信号是一种被称为XGA的信号。它包括水平方向上的1024象素和垂直方向上的768象素。帧频为60Hz的这种信号具有65MHz的时钟脉冲频率。因为在发送数据的形式为串行信号的情况下,RGB三基色各需要8比特,所以传输率大约为1.6GHz。
另一方面,目前可以用红外线通过空气传输的带宽大约为100MHz。在上面的图像传输系统中,使用多个帧周期传输数据是可能的。
然而在上面的图像传输系统中,从传输率的角度考虑,每16帧只有一个图像可以被传输,因此出现例如即使演示者移动鼠标,光标在屏幕上的运动是笨拙的和不自然等问题。
另外,在图像传输系统中,图像压缩和编码方法例如MPEG(运动图像专家组)或者JPEG(联合图像专家组)通常被使用。
MPEG和JPEG这些图像压缩和编码方法主要适合于编码自然的图像(主要是视频图像),但是不适合用于计算机输出(尤其是高精确度的文本显示等等)。
另外,对于MPEG编码,用以找出图像数据的矢量的运动检测和离散余弦变换(DCT)是必要的,因此电路大小自然要变得较大。因此,系统规模大,费用又高。
另外,在计算机输出的情况下,通过LAN(局域网)传输显示图像本身的文件也是可能的。近来,2.4GHz频带的无线局域网产品已经出现了。
在这种情况下,图像质量保持原样,但是出现了下列问题。
首先,当发送侧是计算机而接收侧是显示器(监视器、投影仪)时,发送侧不会有问题,但是有必要给接收机侧的显示器加上局域网功能。
当显示器没有此功能时,也必须在接收侧准备一台计算机。因此费用升高了。
另外,为了使用LAN,必须安装软件。不允许计算机和显示器之间用VGA电缆简单地连接,例如,建立时间不能预先获得,建立局域网的方法很麻烦,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
一种主要考虑应用高分辨率显示器的PV-LINK被一些公司建议使用,但是使用这种PV-LINK需要一种专用视频芯片,因此要把这种芯片安装在计算机的主板上或者将一块专用板插入诸如PCI或者AGP之类的图形总线,并且必须安装一个专用驱动器软件。在这种情况下,也存在类似于运用局域网的那些缺陷。
本发明考虑到这样一个状况并且作为第一个目的而提供一种能够传输图像数据的发送器,其中不论排列的位置和传输率的大小图像数据都能被可靠地再现;一种能够接收发送器所传输的信号并且能够完全地还原原始信号的接收机;以及一种使用该发送器和接收机的信号传输系统。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电路尺寸增加并且运作简便的发送器、一种能够接收来自发送器的信号并且完全地还原为原始信号的接收机以及一种使用该发送器和接收机的信号传输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06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