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00131380.0 | 申请日: | 200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289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28 |
发明(设计)人: | 小野记久雄;米谷慎;山本恒典;平方纯一;仲吉良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忠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称之为横向电场型的液晶显示装置。
称之为横向电场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像素电极和反电极分别设在不同层中,反电极在像素电极和反电极之间产生具有平行于透光基底的分量的电场(横向电场),这些不同的层位于通过夹在其中的液晶彼此相对的每个透光基底的液晶侧像素区域中。
这样构成横向电场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使得通过电场所作用的液晶的驱动来控制透过位于像素电极和反电极之间区域的光量。
已知这样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优点在于称之为宽视野角度的特征,其能够保证即使从倾斜的方向观看显示屏面,显示的图像不会改变。
在这种液晶显示装置中,像素电极和反电极迄今为止由不透光的传导层构成。
近些年来,已知液晶显示装置以下面的方式构造:由透光电极形成的反电极形成在除了像素区域的边界以外的整个区域上,条形像素电极形成反电极上,同时绝缘膜夹在它们中间,通过这种方式在一个方向(第一方向)中伸展和在与该方向交叉的方向(第二方向)中并列。
具有这种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使得在每个像素电极和反电极之间产生一个横向电场,它的优点仍在于宽视野角度特征和极大地提高了孔径比。
附带地,例如在SID99 DIGEST第202-205页中描述了该技术。
但是,如上所述,具有这种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使得像素电极和反电极利用夹在它们之间的液晶作为不同的层形成,其中反电极在像素电极和反电极之间产生电场,以便分布在远离液晶的区域中的电场远大于液晶一侧上的。
因此,已经指出为了产生全部分布在液晶中的电场,需要在像素电极和反电极之间提供相对大的电压(驱动电压)。
此外,已经指出由于反电极和像素电极与夹在它们之间的绝缘膜在很大面积上彼此重叠,在驱动夹入在视频信号线和像素电极之间的薄膜晶体管(开关元件)的过程中负载增大。
已经在上述条件的基础上做出本发明,并且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可以减小它的驱动电压。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在驱动薄膜晶体管的过程中可以减小负载(负载电容)。
下面简要说明在本申请中公开的本发明的具有代表性的方面。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分别设在不同层中的像素电极和反电极,这些不同的层位于通过其中夹有液晶的彼此相对配置的透光基底其中之一的液晶侧像素区域中。反电极使得在反电极和像素电极之间产生具有平行于透光基底的分量的电场。像素电极和反电极之一作为比另一个电极更接近液晶的层形成,而另一个电极作为从其上形成有所述一个电极的区域的至少一个边界向外伸出的透光电极形成,并且形成位于像素电极和反电极之间的电容性耦合的导电层。
在以这种方式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导电层是像素电极和反电极之间的电容性耦合的,可以在一个电极和另一个电极之间产生电场,并且该电场具有平行于透光基底的分量。
另外,电容耦合的电极之间的电位彼此接近,并且位于电极之间的电容本身很低。
因此,在一个电极和另一个电极之间发生的部分电场分配给在一个电极和导电层之间发生的电场,从而整个电场的分布可以转移到更接近液晶的一侧。
该事实使得在恒定驱动电压的情况下,能够改善为了控制液晶的透光率所需要的电场的效率。从另一个观点出发,在电场足够控制液晶的透光率的情况下,能够实现降低驱动电压的优点。
另外,通过分开的电容电位值降低了彼此电容性耦合的导电层和另一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从而能够实现降低薄膜晶体管的负载电容的优点。
参照所附附图从下面的说明中,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像素区域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2是沿图1中的直线2-2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中的直线3-3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1中的直线4-4的剖视图;
图5是应用在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液晶显示平板的外观的平面图;
图6(a)和6(b)是密封材料的结构的剖面图,其固定液晶显示平板的每个透光基底和密封液晶;
图7(a)和7(b)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栅极信号端子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
图8(a)和8(b)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漏极信号端子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
图9(a)和9(b)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反电压信号端子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13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