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彩色CRT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131494.7 | 申请日: | 200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294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09 |
发明(设计)人: | 樱井浩;田上悦司;若园弘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J31/20 | 分类号: | H01J31/20;H01J29/4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宗杰,叶恺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彩色 crt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彩色CRT装置。
彩色CRT装置作为图象装置的必要条件是使R(红)、G(绿)、B(兰)三色图象重合在屏幕上形成彩色图象,并以高精度进行这种重合即会聚。
原来的彩色CRT,一般是并列配置对应于R、G、B三色的三个电子源,为了让从各个电子源按距离s的间隔射出的三条电子束在屏幕上的成像点重合为一点,而使两侧电子束轨迹相对中央电子束轨迹的角度朝电子束行进的方向收缩。这时,如果把前述角度设定得能在屏幕中央使三条电子束的成像点重合,因为在屏幕周边从电子枪到屏幕中央的距离比在屏幕中央的情况下长,所以,采取根据离开屏幕的距离(根据电子束的偏转量)使前述朝内的配合量稍微变缓(使前述角度减小)的手段,就能够在屏幕的整个区域内始终使三条电子束的成像点重合于一点。
这种具体手段大体有三种,以下简单说明各具体手段的内容。
第一种具体手段是称之为自会聚方式的手段,基本上是保持偏转磁场分布偏向一边的方法。作为一般的例子,设计磁场分布使水平偏转磁场呈枕形分布,使垂直偏转磁场呈桶形磁场分布,从电子枪射出瞬间的三条电子束的互邻间隔是一定的,通过磁场的过程中使各电子束的偏转量发生差异,从而在整个屏幕区域内始终使三条电子束的成像点重合于一点(例如:NHK彩色电视教科书[上册]p267~p271)。
第二种具体手段是称之为动态会聚方式的手段,在电子枪的主透镜附近设置使前述两侧电子束相对中央电子束的角度动态变化的磁场(动态会聚磁场),使该磁场强度随偏转量而变化,从而调整得在整个屏幕区域内始终使三条电子束的成像点重合于一点(例如:NHK彩色电视教科书[上册]p266~p267)。
第三种具体手段是构成图象信号电路,三条电子束不必在屏幕上重合于一点,设定两侧电子束稍微朝内大致平行,屏幕上的R、G、B三色的图象的空间偏离量用输入到各电子束的电子源的调制信号的输入定时的时间偏离量来修正,看上去在屏幕的整个区域内三条电子束的成像点描绘的图象重合一致(例如:美国专利US 2,764,628)。假定把这种手段称之为「信号相位会聚」。
这些手段中使用最广的是第一种具体手段。但是,近年来因为图象信息的显示密度急剧提高,仅仅用前述磁场分布的设计很难十分精确地使三条电子束的成像点重合。另一方面,希望彩色CRT装置的纵深长度缩短,一旦纵深长度缩短,偏转角就大,从电子枪到屏幕中央的距离与从电子枪到屏幕周边的距离之差就越发得大,高精度地使三条电子束的成像点重合就更加困难。
因此,虽然已开始使用第二种具体手段或第一与第二种具体手段的复合手段,但是,因为前述三个成像点不必并排在直线上,而是不规则地偏离,所以,修正这种偏离的系统就很复杂,从而导致成本升高。
第三种手段基本上是用图象信号电路来进行会聚的方法,虽然不是一般的技术,但是随数字电路的进步,实现的可能性很大(例如:日本公告专利JP2542592号公报)。按照这种技术,用电路技术在图象信号上施加对应于随屏幕上的位置而异的三个成像点的偏离量的时间差,由此来实现整个区域内的会聚。可是,仅仅用电路技术来实现,把屏幕上的各点的信号相位的修正量存储在存储器内等的电路的负担就很大,电路成本和调整成本都会上升。
虽然对第一与第三种的复合具体手段也进行了一些研究(例如:日本公告专利JP54-29227号、JP6-46812号),但是其基本设计复杂,在上述的显示密度提高或偏转角增大时自然有限制。
当然也会考虑到第二和第三种的复合具体手段的组合,但是,因为兼俱两者的缺点,没有什么意义,未进行探讨。即:兼俱定时会聚中的修正系统的复杂性和信号相位会聚引起的电路负担的增大。
本发明基本上是对上述第二和第三种具体手段要素的复合加以改良并附加特定条件的手段,这样不会导致成本的提高,其目的是使三条电子束的成像点描绘的图象在屏幕上十分精确地重合一致,从而充分地适应图象信息的显示密度的提高和纵深长度缩短导致偏转角的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子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子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14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