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棉铃虫成虫高效诱杀剂及诱杀专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131564.1 | 申请日: | 200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350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29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国兴 |
主分类号: | A01N31/08 | 分类号: | A01N31/08;A01N37/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朝军 |
地址: | 0547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棉铃虫 成虫 高效 诱杀 专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诱杀棉铃虫成虫的高效诱杀剂及诱杀专用装置。
目前用于杀灭棉铃虫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是物理杀灭法,大都采用高压汞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法,该类物理法诱杀蛾量大,但其操作复杂,需要人工看守,并易造成局部棉田落卵量增大,并且其劳动成本高。其二类方法是农药喷散杀灭法,该类农药的种类很多,如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此类农药主要用于杀灭棉铃虫幼虫,而对于棉铃虫成虫的杀灭效果不佳。同时随着棉铃虫抗药性的不断增强,故其不断增加农药的浓度及药量,形成恶性循环,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严重影响棉农的身体健康。其三是诱食杀灭法,如中国专利文献于96年1月7号以公告号CN1169416公开了“一种棉铃虫性信息激素的合成方法”的技术方案,该方案以蓖麻油为起始原料,或者经使蓖酸甲酯分别经热裂解和碱催化裂解制得+ 10-烯酸和10-羟基癸酸,再以前者为原料用直接还原或氧化的方法合成(Z)-十六-11-烯醛,以后者为原料经五个步骤合成(Z)-十六-9-烯醛,把所得的两个产物混合即可得到棉铃虫性信息激素。该方法采用产生性信息激素以性引诱方式达到杀灭棉铃虫的效果。该方法虽然对环境污染有所改善,但其仅能诱杀棉铃虫的雄性成虫,并且在大面积的棉海中极易造成诱杀区外的大量雄蛾与诱杀区的雌蛾多次交尾、产卵、繁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杀灭棉铃虫成虫的高效诱杀剂及诱杀专用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棉铃虫成虫高效诱杀剂是由引诱剂、缓释剂和杀灭剂复配制成,所述各制剂的复配重量份数比为:引诱剂1-2份,缓释剂10-20份,杀灭剂3-6份。
所述引诱剂由等量的对甲基苯甲醚、薄荷酮、B-蒎烯、肉桂酸乙酯和10倍于上述单体组分的蜂蜜混配制成。
所述杀灭剂为菌毒畏。缓释剂为聚乙烯醇溶液。
一种诱杀棉铃虫成虫的专用装置,它由依次装配于支架上的诱杀容器和保护罩构成,其保护罩为一伞状结构,伞状保护罩内悬吊引诱剂。
伞状保护罩由骨架和包覆于骨架上的罩面构成,所述罩面包括桔黄色基层和包覆于基层上的透明保护层及涂覆于保护层上的消杀剂。
消杀剂由1∶20-40份的毒力虫霉菌和聚乙烯醇溶液混配制成。
本发明根据棉铃虫成虫具有强烈趋化性的特点,以引诱剂诱使棉铃虫成虫主动吸食含有杀灭剂的诱杀剂,对其在棉铃虫蛹羽化后的取食阶段进行杀灭。本制剂对羽化后1-3日的杀蛾率可达95%以上,在5-7日内成虫诱杀率总量在300-500头,其每个诱杀点的诱杀面积可为300-400平方米。同时杀灭剂选用生物制剂,无毒副作用。因而彻底避免了农药的残留、环境的污染和棉铃虫世代重叠及抗药性等现象的发生,并且本制剂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是诱杀棉铃虫成虫的理想制剂。
图1为本发明专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选用棉铃虫成虫喜食的清甜香型诱饵为引诱剂,由1-2份的引诱剂与10-20份的缓释剂和3-6份的杀灭剂混配制棉铃虫成虫高效诱杀剂。所述引诱剂包括下列组分:具有甜味香气的对甲基苯甲醚、产生清味香气的薄荷酮和B蒎烯、肉桂酸乙酯、和蜂蜜。缓释剂本发明选用聚乙烯醇溶液,杀灭剂选用菌毒畏。本发明各组分间的配比关系如下表:(单位为克) 组分 实施例1 2 3 4 5 6对甲基苯甲醚 10 12 14 16 18 20薄荷酮 10 12 14 16 18 20 B-蒎烯 10 12 14 16 18 20肉桂酸乙酯 10 12 14 16 18 20槐花蜜 100 120 140 160 180 200聚乙烯醇溶液 1000 1600 2200 2800 3400 4000菌毒畏 420 672 924 1176 1428 1680
本制剂使用时,将诱杀剂放置于安装在棉田中诱杀专用装置的诱杀容器1内,诱杀专用装置由支架2和诱杀容器1及保护罩3构成,诱杀容器1固定安装在支架2的中部,保护罩3固装在诱杀容器1上端的支架2上,保护罩3为一伞状结构,其内悬吊一装有引诱剂的引诱装置4,保护罩3由内架和包覆于骨架上的罩面构成,所述罩面包括一桔黄色的基层和包覆于基层上透明的塑料保护层及涂覆于塑料保护层上的消灭剂,所述消灭剂由1∶20-40份的毒力虫霉菌和聚乙烯醇溶液混配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国兴,未经孙国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15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病的药物
- 下一篇:有机废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