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器官移植中抗超急性排斥及微量使用时提高补体活力水平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00132026.2 | 申请日: | 200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297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06 |
发明(设计)人: | 熊郁良;王婉瑜;孙黔云;吕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8/17 | 分类号: | A61K38/17;A61K39/395;A61P37/06 |
代理公司: | 昆明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玉 |
地址: | 650223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器官移植 中抗超 急性 排斥 微量 使用 提高 补体 活力 水平 药物 | ||
本发明为一种蛇毒免疫调节因子用于器官移植中抗超急性排斥及微量使用时提高补体活力方面的应用。
器官移植是挽救人类生命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同种器官来源十分有限,科学家们对异种移植寄予极大希望并致力于异种器官移植的研究。在异种移植中克服补体介导的超急性排斥是关键,并且这种超排在同种器官移植中也会发生。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硫唑嘌呤、环磷酰胺、强的松、普乐可复(FK506)、骁悉和雷帕霉素等)均不能有效抑制超急性排斥,而且价格昂贵,副作用大。现有调节免疫功能的方法,临床上有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减毒疫苗、瘤苗等)、特异性被动免疫疗法(抗血清等)、非特异性免疫疗法(免疫增强物质、免疫效应细胞、细胞因子等)、过继免疫疗法(LAK细胞等)及研究开发中的基因疗法,但各种疗法目前基本上没有调节补体的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抑制超急性排斥,副作用小,能调节补体活性的药物。
本发明用于器官移植中抗超急性排斥及微量使用时提高补体活力水平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应用其三个亚基N末端部分一级结构为
α亚基ALYTLITPAVLRTDTEEQILVEAHG
β亚基EIQMPTHQDLNLDITIELPDREVPI
γ亚基DRNEDGFIADSDIISRSDFP
的蛇毒免疫调节因子SVIRF(Snake Venom Immune Regulatory
Factor)。
其中的蛇毒免疫调节因子是经离子交换和分子筛等蛋白质液相层析技术
纯化获得。
本发明的效果是,SVIRF经体内外实验证明是一种高效、低毒、特异性强的药物。它可在血清中B因子、D因子作用下转化成一种高度稳定的C3转化酶复合物,激活补体替代途径,造成补体C3,C5至C9消耗,随剂量增加可耗至零。在无补体参加情况下进行器官移植、替换修复肝脏,可有效控制超排,作用显著。实验证明在豚鼠→大鼠异种心脏移植,猪→猴异种心脏、肾脏移植中,凡用该药者,无一出现超排,存活时间显著延长。当SVIRF的使用剂量减少至微量(2-12μg/kg体重)时,能提高补体活性,活性增加幅度可高达40%以上,有利于对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缺陷及对肿瘤和传染性疾病的治疗。通过研究表明,调控使用SVIRF的剂量和方法,可分别达到抗超急性排斥或提高补体活性的目的。
实施例1、用于器官移植中抗超急性排斥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应用其三个亚基N末端部分一级结构为
α亚基ALYTLITPAVLRTDTEEQILVEAHG
β亚基EIQMPTHQDLNLDITIELPDREVPI
γ亚基DRNEDGFIADSDIISRSDFP
的蛇毒免疫调节因子SVIRF(Snake Venom Immune Regulatory
Factor)。
其中的蛇毒免疫调节因子是经离子交换和分子筛等蛋白质液相层析技术
纯化获得。其使用剂量为:按≥20μg/kg体重的量进行注射。
实施例2、微量使用时用于提高补体活力水平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应用其三个亚基N末端部分一级结构为
α亚基ALYTLITPAVLRTDTEEQILVEAHG
β亚基EIQMPTHQDLNLDITIELPDREVPI
γ亚基DRNEDGFIADSDIISRSDFP的蛇毒免疫调节因子SVIRF(Snake Venom Immune RegulatoryFactor)。其中的蛇毒免疫调节因子是经离子交换和分子筛等蛋白质液相层析技术纯化获得。其使用剂量为:8μg/kg体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20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