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中间层的交叉层压无纺布无效
申请号: | 00132777.1 | 申请日: | 200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297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30 |
发明(设计)人: | 栗原和彦;矢泽宏;山田润;藤田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石油化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高分子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4H3/04 | 分类号: | D04H3/04;D04H3/1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悦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中间层 交叉 层压 无纺布 | ||
本发明涉及交叉层压的无纺布(cross laminated nonwovenfabric),其具有组成为沿一个方向排列和拉伸的纤丝的第一无纺布,和组成为沿与第一无纺布纤丝排列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排列和拉伸的纤丝的第二无纺布。
作为普通的叠层无纺布,本发明者等人已提出过一种交叉层压的无纺布,它具有纵向拉伸的无纺布,其组成为基本上沿纵向排列和拉伸的纤丝,和横向拉伸的无纺布,其组成为基本上沿横向排列和拉伸的纤丝,该方向垂直于无纺布纵向拉伸纤丝的排列方向。
与纺丝粘合无纺布、熔喷无纺布(melt blown nonwoven fabric)等相比,该交叉层压的无纺布以每平方米少量纤维而在纵向和横向上都具有高的抗张强度,抗张强度在两个方向上平衡,该交叉层压的无纺布很薄,因此具有良好的均一性,其表面平整光滑,适合于印染,该交叉层压的无纺布具有良好的织物感觉,其表面坚韧耐磨损等。
一些常规的无纺布具有不同的性质,如抗菌性能,耐水性、防锈性、除臭性等。作为得到常规无纺布这些性能的普通方法,在一些方法中不同种的纤维元素互相混合,或无纺布中浸渍到树脂中等。作为最终产品的无纺布,可以叠放在另一种无纺布上,得到理想的性能。
如上所述,交叉层压的无纺布具有多种优点。然而,根据无纺布的应用,该交叉层压的无纺布仍期望具有其它性能,如抗菌性能,耐水性、防锈性、除臭性等。
作为一种获得交叉层压的无纺布如上所述附加性能的方法,可以被认为是具有期望性能的纤网仅仅是附着在交叉层压无纺布的一边上。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附着在交叉层压无纺布一边上的纤网显示出组合无纺布的一面,这会导致包括附着纤网层缺点的特征变得很显著,这会消除交叉层压无纺布的优良性能。
另一方面,期望改善粘结强度,这是纵向拉伸无纺布和横向拉伸无纺布之间作用的结构固有的问题。并且,期望改善交叉层压无纺布的整体强度,相互间纸状的织物感觉,获得高容积性能,增进交叉层压无纺布的优良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叉层压的无纺布,其具有期望的性能,而不破坏交叉层压无纺布的原有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交叉层压无纺布包括一个具有期望性能的中间层,第一无纺布,其组成为沿一个方向排列和拉伸的纤丝并位于中间层的一侧,和第二无纺布,其组成为沿纤丝方向排列和拉伸的纤丝并位于中间层的另一侧,并使该纤丝的排列方向垂直于第一无纺布纤丝的排列方向。
在上述排列下,第一和第二无纺布按以下方式制备:通过纺丝装置纺制出连续长丝,排列纤丝,制成纤网,然后在纤丝的排列方向上拉伸纤网,连续长丝的拉伸率为3-30倍,拉伸后连续长丝的平均纤丝直径为1-20μm,拉伸后纤网的抗张强度为8.83至883 mN/tex(0.1-10g/d)。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根据织物单位面积上的质量,无纺布抗张强度值换算成“旦尼尔(denier)”(tex),抗张强度表示为每单位tex的强度(mN/tex)。也给出了每旦尼尔(d)的抗张强度作为参考。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的交叉层压无纺布具有下列排列,具有期望性质的中间层夹在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之间。因此,按照本发明的交叉层压无纺布可以保留来源于包括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排列的原有优点,而夹在其中的中间层显示出期望的性质。并且,包括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的排列提供了两个方向上的抗张强度。因此,即使中间层缺乏足够的抗张强度,夹有中间层的无纺布也可以弥补中间层缺乏抗张强度的缺点。因此,按照本发明的交叉层压无纺布可以用于需要足够抗张强度的应用。并且,由于可以保护中间层不暴露于外面,中间层可以不要求外观和表面特性。因此,按照本发明的交叉层压无纺布可以基于该功能发现任何应用。
例如,如果中间层由熔喷无纺布制成,按照本发明的交叉层压无纺布将具有来源于熔喷无纺布细纤维的过滤、耐水性、抗菌性的功能。特别是在这种情况,如果熔喷无纺布是永久极化的(electretized),按照本发明的交叉层压无纺布当用作过滤器时,将会具有高的粉末收集性能。
如果中间层由纺丝粘合无纺布制成,按照本发明的交叉层压无纺布将具有高容积性能,这可以使按照本发明的交叉层压无纺布具有良好的织物手感。在这种情况,如果纺丝粘合无纺布含有低熔点的聚酯纤维,将会改善织物间的附着表面。
并且,如果中间层由空气渗透性和湿气渗透性小于20m2·S·Pa/μg的纤网制成,按照本发明的交叉层压无纺布可以用作具有湿气渗透性的防水层。如果纤网的厚度设计50μm或更高,按照本发明的交叉层压无纺布可以用作织物的核心质地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石油化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高分子加工研究所,未经日本石油化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高分子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27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