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编针织机的直线式送纱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0133480.8 申请日: 2000-11-08
公开(公告)号: CN1353220A 公开(公告)日: 2002-06-12
发明(设计)人: 陈仁惠 申请(专利权)人: 陈仁惠
主分类号: D04B15/40 分类号: D04B15/40
代理公司: 北京元中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明霞
地址: 台湾省台北市100*** 国省代码: 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针织机 直线 式送纱 方法 及其 装置
【说明书】:

发明是有关一种圆编针织机的新颖送纱方法及其装置,尤指一种减少送纱行程,且将纱线在送纱过程中的阻力减至最低限度及快速排除纱线送纱故障纱线的圆编针织机的直线式送纱方法及其装置。

近年来,纺织业受劳工、市场、环保等冲击,以及面临海外投资的高风险与最近实施隔周休二日制的影响,使业者面对更多的压力与挑战,因此业者在此种多元性冲击的动态市场环境的竞争趋势下,不得不采取因应的措施,以随时掌握国际市场的脉动方向,以期在知己知彼下寻求创新的技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进而使企业得以永续发展与经营。

为此,针织业者便走向长纤开发的方向,圆编针织布由于纱支的组成关系,伸缩性本来就不错,尤其是长纤加工丝的交互织造,更能表现其独特良好的伸缩性,其中尤其尼龙及特多龙的弹性纱(PBT)效果最佳,此外长纤的手感甚至可优于天然纤维,其他的干爽性,亮度、色彩等更非天然纤维所可比拟。因此业者将长纤改良为各种纱,如长纤强捻、单纤、阳离子纱、仿麻纱、圆光纱、八角无光纱、扁平纱、蒸白纱、透明纱等纱线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

此间长纤与短纤所不同之处在于长纤已朝向多元化、细纤化、柔软化、伸缩性及亮丽色彩化方向发展,使业者在加工过程,尤其在织造过程中如何维护细纤纱线原本的特性,实已成为业者焦头烂额的课题。

参阅图3,就习用曲折送纱方法所存在的技术困难进行说明。由图可知,纱线Y自纱架F至针织站N之间必须经由一纱导元件F1,纱导管的第一90度弯头A、第二90度管头B、滤纱器E、压纱器F、入纱导纱眼G、送纱轮W,再经多次纱导而进入针织机N的针织站,其中最明显之处在于纱线Y经过导纱管的第一及第二弯头A、B及送纱轮W的入纱导纱眼G时,几乎使纱线经过至少二次的90度的死角弯折,此情在过去技术中以纺短纤为主的针织布或以慢速送纱(约5码/秒)的织造方法,基本上对纱线的组织丝毫不受任何影响,近年来如前所述整个针织市场发生巨大的振荡与变化,常规的针织市场为新兴国家所强食后,针织业必须在国际针织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其方法无非改善纱线结构,使之朝高级品、细纤化、柔软化...等方向发展,以提高织造效率及其产能(由每秒5码提高至每秒100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质量。

就针织业者发展长纤的熟练度而言,如何将长纤的丹尼数细微化及如何提高生产速度,便成为业者主要努力的方向,如所周知,长纤丹尼数细微化后,又要提高生产速度,便成为技术上比较困难克服的两个对立的瓶颈问题,故长纤细微化后,运转速度一开快,如非易于断纱,即纱线的表面组织被破坏无遗,使长纤的针织布的质量的提升与产量的提高形成两者不易平衡解决的关键技术,因为纱线从纱架F上的纱饼至针织机的针织站N之间,必须经过至少二个(A及B点)90度死角的弯折转向,使细微纱线的表面组织、光泽受到相当程度的破坏,令业者苦无良策可施。

再者,导纱管T与皮带轮的驱动皮带D之间设有一固定导纱管T的直立长臂C,也长使送纱轮的驱动皮带D的穿套在送纱轮上或在维修皮带C时,空间狭小,操作颇为不便。又习用滤纱器E是置于送纱器本体的上方,不仅操作不便,且纱线阻挡在滤纱器E上也不易由下方的肉眼窥知故障点在何处,凡此均说明习用送纱方法的诸多缺点极待改善。

发明人为此积从事针织业零件制售二十余年的经验从事现场实体的接触与观察,并一再试验改良,突破过去制造业者根深蒂固认为必须经过至少二个纱架(A及B点)90度死角的弯折转向及滤纱器配合前述纱架而设在送纱器本体后上方的观念,终于在不易中创出本发明的圆编针织机的直线送纱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送纱行程,且使纱线自纱饼被导出而给入送纱轮之间以近乎直线方式的送纱路径,使送纱过程中的阻力减至最低,以完整地保持细微纤维纱线的表面组织色泽、亮度及柔软度于不变,藉以获致最佳织造状况的针织布的质量,及快速排除纱线送纱故障的圆编针织机的直线式送纱方法。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长纤丹尼数细微化与提高生产速度两难问题的圆编针织机的直线式送纱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将送纱过程中的阻力减至最低,使送纱速度大幅提高,以大大地降低生产成本的减少纱线摩擦阻力的送纱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免用习知连接纱架的固定导纱管的直立长臂,以避免皮带维修的困难。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滤纱器改设在送纱器本体前端,可避免操作及维修的不便。

本发明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其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

a.将纱线源源不断地被顺利解卷给出纱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仁惠,未经陈仁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34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