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末分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134940.6 | 申请日: | 200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358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7 |
发明(设计)人: | 潘维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雷诺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7/08 | 分类号: | B07B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末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粉末粒度进行分选,特别是进行初级分选的装置,这种装置特别适于用对机械粉碎获取的超细粉、亚微米级粉末或者是纳米级粉末进行初级分选。本发明的装置可以用于与湍流粉碎装置或气流粉碎装置相配套,在其上端的出料口处可与负压引风装置相连。本发明的装置中包括有倒置的锥台形的壳体和与倒置锥台形壳体相联的正置锥台形的壳体,位于倒置壳体下端进料口和联接法兰,位于倒置锥台形壳体内的且设于进料口外的隔板,开设于壳体底锥台侧壁上且位于前述隔板上部的回料管口,以及位于正置锥台形壳体上的出料口和联接法兰。
现有的粉末分料装置其进料口是设于隔板的中心位置,而且进料口为一圆形截面的管状构件。当粉末在现有装置下部的进料口外的正压作用下(一般这种正压是通过湍流粉碎装置或气流粉碎装置工作时获得)经进料口进入分料装置的壳体的内腔,进入装置后颗粒较大的粉末粒子在其重力和动能的综合作用下逐渐减速,最终从装置的上部落下,并经位于装置壳体隔板上部的回料管重新回到粉碎装置中继续进行破碎,而颗粒较小的粉末粒子则从装置上部端的出料口排出。
现有技术中经分选的粉末颗粒直接进入到装置中,由于粉末颗粒大的部分动能相对较大,因此粒度较大的颗粒更容易直接从出料口排出,从而造成物料筛分效率低,所分选出的物料粒度极不均匀的不足。根据实际检测表明,一般由现有技术的分选装置分选后的粉末,大颗粒约占到粉末总量的60%以上,这给后面的分选作业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也给粉末的重新粉碎带来困难。另外,从装置上部落下的大颗粒粉末会在回料管外堆集,并难于重新进入粉碎装置内,进而从另一方面影响装置的效率。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能有较高的筛分效率,所分选出的物料粒度较均匀,且不会产生分选出的粉末粒子在回料口处聚集的粉末分料装置。
本发明是在进料口内壁上设置有倾斜的导流板,使进入分料装置的壳体内腔中的粉末粒子在导流板的作用下向外旋转,形成涡流,使进入内腔的粉末粒子运动距离变长,能更为充分地使粒度较大的颗粒减速发生沉降,而且粒度较大的粉末粒子还会在离心力作用下被抛到外侧,与壳体的内壁产生碰撞,使其更容易落下进入回料管。
本发明的进料口外的隔板可以是两对称布置具有两维斜度的斜置隔板,隔板位于回料管口位置为最低,其隔板外缘与回料管口相切,隔板在其最低位置的正交位置为最高位置,且位于底锥台高度的三分之二处。
在本发明中,在正置锥台形壳体内位于锥台高度的三分之一处设置有内顶板,内顶板与顶锥台内壁间有间隙,在内顶板上设有正置锥形体。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进料口直径与进料口内所设置的导流板宽度之比为3~5,而接于两锥台形壳体间的圆柱形壳体的高度为锥台高度的三分之二左右。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其内顶板上的正置锥形体可采用刚玉材料。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进入本发明中壳体内腔中的粉末粒子会在导流板的作用下向外旋转,一方面使进入内腔的粉末粒子运动距离变长,造成大粒度的颗粒能在有限的壳体内充分减速沉降,而且在装置中加设的圆柱形壳体又强化了这一趋势,从而保证了大颗粒粉末在其重力作用下重新进入粉碎装置再粉碎,另一方面,由于粉末颗粒在壳体内腔旋转,而颗粒较大粉末粒子更容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壳体的内壁产生碰撞,使粒度较大的颗粒更容易失去动能,而落下重新经回料管返回到粉碎装置中去;
2、由于本发明中进料口外的隔板的布置会使落在隔板上的大颗粒粉末在其重力作用下发生流动,自然进入到回料管内,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粉末会在隔板上聚集的不足;
3、由于本发明的壳体上部设正置的锥台形壳体内设置有内顶板,可以使向上运动的粉末颗粒与正置顶锥台内壁和内顶板再相作用,更加剧了大粒度粉末颗粒的沉落态势,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分选的效率;
4、在本发明的内顶板上设置正置锥形体,又可以使进入到装置更高高度的大粒度粉末颗粒落到内顶板上所设的正置锥形体上,并在其重力作用下从正置锥形体上表面上“滚落”,并经设于内顶板与壳体内壁的间隙间落到隔板上,从而强化了筛分效果,同时这一部分落下的粉末颗粒是从壳体内腔中心外侧落下,而这一区域相对处于负压区,所以这种运动不会对经进料口进入壳体内腔的粉末产生影响;
5、由于多种技术效果的综合作用,使本发明的筛分效果明显好于现有技术,实测表明,经本发明筛分后粒度不均匀情况大为改善,经分选后的大颗粒粉末粒子的比例可以不大于粉末总量的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雷诺换热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甘肃雷诺换热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49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