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生减粘脱附非光滑表面部件无效
申请号: | 00134950.3 | 申请日: | 200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327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26 |
发明(设计)人: | 任露泉;李建桥;佟金;邱小名;陈秉聪;丛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69/00 | 分类号: | B65G69/00;B65D90/04;B65D25/14 |
代理公司: | 机械工业部长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世林 |
地址: | 230025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生 减粘脱附非 光滑 表面 部件 | ||
1、仿生减粘脱附非光滑表部件是由非光滑表面与基体组成,其特征在于非光滑表面是由规则分布在光滑表面上的多个单元体球冠组成,单元体球冠的几何形状、数量和分布为:
a)单元体球冠的高度
其余
当(a、b)与(x、y)重叠时,上式可简化成:Z=R-Rcosθ
式中:
Z—单元体球冠高度,取值为:1mm~4mm;
a,b—单元体球冠底圆在x,y平面上的座标;
R—单元体球冠半径,R=d/2sinθ;
θ—单元体球冠球心角,取值可在:20°~40°;
d—单元体球冠底圆名义设计直径,取值可在:1mm~40mm;
b)单元体球冠数量
式中:
k—比例系数;
d0—参比直径,取值可在3.5~4.0;
Ld—等效长度;
Lx,Ly—实际部件或产品的长度和宽度;
Na—单元体球冠数量;
k1,k2—为常数,k1=0.213~0.268,k2=0.129~0.181;
c)单元体球冠分布位置服从规则或均匀分布,各单元体球冠必须满足a,b在以Lx,Ly为边的长方形内条件:
式中:
i,j—为任意单元体球冠序号 ai,bi—为某一单元体在x,y上的位置 aj,bj—为另一单元体在x,y上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工业大学,未经吉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495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