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牙科用置换体无效
申请号: | 00135317.9 | 申请日: | 200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316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0 |
发明(设计)人: | 崔基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基善 |
主分类号: | A61C13/225 | 分类号: | A61C13/225;A61C13/27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侯佳猷 |
地址: | 韩国仁***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牙科 置换 | ||
本发明涉及牙科用置换体,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为了代替损坏的牙齿的功能,将适合采用金属材料或陶瓷材料等的假牙固定的置换体的结构的改进。
一般,正常人上颚是16颗牙、下颚是16颗牙,共计有32颗牙齿,在幼儿时期所生长的幼齿在进入成长期之后,由生长齿代替,在平时采用生长齿进行口腔活动。按照上述方式,生长齿大多会在生长之后,因各种口腔疾病(虫牙或牙龈疾病等),发生一颗或一颗以上的牙齿损坏。在此场合,多数情况是发音或饮食的粉碎等的圆滑咀嚼作用是不可能的,除了不利于健康以外,从审美的侧面来看也发生萎缩,从而妨碍正常的社会生活。通过用于恢复或治疗上述发生损伤的牙齿的方案中的一个,采用通过置换的假牙,实现咀嚼作用,使美观性恢复,使正常的发音恢复。采用这样的假牙的置换的种类分为一般置换、美观性置换和植入体置换,该一般置换指对过度的虫牙或因神经治疗等而变弱的牙齿进行包覆的治疗,或修复丧失牙齿的部位;该美观性置换主要用于改善前齿部的牙齿的变色、形态异状、齿间的间隙诱发等;该植入体置换指为了修复丧失的部位的牙齿,对两侧的健康的牙齿进行切削,或按照不对假牙的使用造成不便的方式,在牙齿发生损坏的部位植入人工牙龈(植入体),在其上以磨耗方式植入人工牙齿。
在按照上述方式分类的置换中,适合用于损伤牙齿的恢复的一般置换这样进行,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将损失的一颗牙齿固定,成整体设置与和两侧相邻接的牙齿10具有相同形状的罩11,将其带在其上方,以夹持的方式进行手术。按照上述方式,由于在牙齿10的上方,带上罩状的置换体与王冠类似,故这样的方式称为冠桥。
上述的冠桥具有手术简便和费用低的优点,与此相反,如图2所示,如果将位于损伤的牙齿的两侧方的牙齿10固定于人工牙齿12上所必须的罩11的较厚部分去除,由此,具有诱发正常的牙齿10损伤的危险,此外在进行手术之后,空气、食物、异物等便进入罩11与牙齿1之间,从而经常产生连正常牙齿也变为虫牙的严重问题。
于是,在纠正上述的一般置换的缺点的植入体置换中,在发生损伤的牙齿所在的上颚或下颚,植入金属材料的人工牙龈,采用螺钉等的辅助固定件,将人工牙齿紧固,由此克服一般置换所具有的正常的两侧牙齿的齿质的损伤或手术后发生的副作用。但是,在上述的植入体置换中,其手术期间要求6个月~1年多的治疗的时间,要求较高的手术费用便成为较大的问题。不仅如此,通过将金属材料的人工牙龈插入上颚或下颚的手术,接受手术者的心理负担感加重,治疗效果降低。或者,由于按照植入体置换的方式进行了手术的牙齿不具有对侧方的耐冲击性,故当在牙齿作用有负载时,具有对上颚与下鄂造成致命的损伤等的各种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代替损伤的牙齿,在不进行人工牙龈移植的情况下,独立地对牙齿进行手术,防止相邻接的牙齿与上颚或下鄂的损伤。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置人工牙齿,并且在用于固定该人工牙齿的支架上具有凹凸体的固定机构,使手术简化,节约所需费用。
图1为表示已有技术适合采用的牙科用置换体的一个实例的透视图;
图2为表示已有技术中的牙科用置换体的作用状态的剖面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适合采用的牙科用置换体的分解透视图;
图4为沿图3中的A-A线的剖面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适合采用的牙科用置换体的作用状态的局部剖开的正面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牙科用置换体的安装状态的局部剖开的剖面图。
下面对附图,本发明的结构与作用进行描述。图3为表示适合采用本发明的牙科用置换体的分解透视图,图4为沿图3中的A-A线的剖面图,图5为表示适合采用本发明的牙科用置换体的作用状态的局部剖开的正面图,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牙科用置换体的安装状态的局部剖开的剖面图,下面参照附图3~6,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基善,未经崔基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53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