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关管接力循环电路无效
申请号: | 00135447.7 | 申请日: | 2000-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361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31 |
发明(设计)人: | 蔡纪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纪春 |
主分类号: | H02P6/00 | 分类号: | H02P6/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1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接力 循环 电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场输出电路,特别是一种能输出高频交变磁场或旋转磁场的开关管电路。
目前,高频感应加热大都采用高频三极管或IGBT管制造,成本高,制造大功率高频感应设备存在一定的困难;高强度放电灯一般彩功率因数低的镇流器,电子镇流器也存在功率小,成本高,可靠性差等缺点;直流电机一般要采用碳刷换向;电源电子变换器一般都由半桥、全桥、推挽等电路组成开关电路,由于受到管子频率和功率的限制,功率不是很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大功率输出高频交变磁场或旋转磁场的特殊磁场输出电路。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开关管接力循环电路,包括控制部分、推动部分和输出感应部分,控制部分由脉冲发生器和脉冲分配器组成,推动部分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半桥电路或全桥电路组成,输出感应部分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线圈和铁芯组成。
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
推动部分由三个半桥电路或三个全桥电路组成,输出感应部分由三个线圈和铁芯组成。
所述脉冲分配器的输出脉冲按顺序循环往复输出。
所述半桥电路由二个三极管和一个电容组成,二个三极管的基极按顺序分别接在脉冲分配器的脉冲输出端上,第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电源正极,发射极接第二个三极管的集电极,并接在输出感应部分的线圈的一端,线圈的另一端接电容的一个极,电容的另一极接地,第二个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全桥电路由四个三极管组成,第一个和第四个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脉冲分配器的脉冲输出端,第二个和第三个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脉冲分配器的另一脉冲输出端,第一个和第三个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接电源正极,第二个和第四个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接地,第一个三极管的发射极接第二个三极管的集电极,并接输出感应部分的线圈的一端,第三个三极管的发射极接第四个三极管的集电极,并接线圈的另一端。
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兼、控制方便、输出功率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路图。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开关管接力循环电路,包括控制部分、推动部分、输出感应部分。其中控制部分是数字电路组成的集中控制部分,由脉冲发生器和脉冲分配器组成。推动部分由三个半桥电路组成,每个半桥电路由二个三极管和一个电容组成,二个三极管的基极分别接在脉冲分配器的脉冲输出端上,第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电源正极,发射极接第二个三极管的集电极,并接在线圈的一端,线圈的另一端接电容的一个极,电容的另一极接地,第二个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控制部分的脉冲分配器的输出脉冲按顺序循环往复输出,使三极管按Q11→Q21→Q31→Q12→Q22→Q32→Q11→……的顺序轮流循环导通。输出部分是由线圈1、线圈2、线圈3三组独立线圈并绕在同一铁芯上而成的输出部分。
具体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①当集中控制部分发出第一个信号时,Q11导通,通过线圈1对C1充电,其它管子截止。②当发出第二个信号时,Q21导通,通过线圈2对C2充电,根据电磁感应定律,感应部分将产生出一个与线圈1产生的磁场相反的磁场,同时,根据管子的特性,Q11有可能继续对C1充电,但充电电流越来越小,其它管子截止。③当发出第三个信号时,Q31导通,通过线圈3对C3充电,根据电磁感应定律,感应部分将产生出一个与线圈2产生的磁场相反的磁场,同时,根据管子的特性,Q21有可能继续对C2充电,但充电电流越来越小,而管子Q11则因有反相感生电势而彻底关断,其它管子也截止。④当发出第四个信号时,Q12导通,通过线圈1对电容C1放电,感应部分将产生一个与线圈3产生的磁场相反的磁场,同时,Q31有可能继续对C3充电,Q21被彻底关断。⑤当第五个信号第六个信号发出时,以次类推,可出现同样的结果,完成一个循环,往后再进行第二个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纪春,未经蔡纪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54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