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混合碳四脱沥青萃取塔处理能力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35621.6 | 申请日: | 2000-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357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杜尚臣;郑绪光;李鑫钢;姜斌;刘学龙;王志奉;邵树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炼油厂;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G21/00 | 分类号: | C10G21/00;B01D11/04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天休,张瑜声 |
地址: | 132022***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混合 碳四脱 沥青 萃取 处理 能力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提高混合碳四脱沥青萃取塔处理能力的方法。
以混合碳四为溶剂脱沥青的技术,在石化行业已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混合碳四溶剂脱沥青新工艺”(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等,石油炼制,第8期,第18~23页,1989年,《石油炼制》编辑部出版)这篇文献,公布了混合碳四脱沥青技术在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炼油厂(原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炼油厂)应用情况。该技术的萃取塔的抽提段、沉降段均采用筛板,由于传质效果不佳,操作弹性小,容易造成返混,使传质和沉降效果不理想,影响了装置处理能力的扩大、提高;“溶剂脱沥青高效萃取塔的研究和应用”(朱慎林,炼油设计,第28卷第5期,第25~28页,1998年,《炼油设计》编辑部出版),报导了蜂窝填料在丙烷脱沥青装置上的应用;处理能力比原工艺提高12%,且未见到这种填料在混合碳四脱沥青萃取塔中的应用报导。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将原筛板萃取塔改造为萃取——聚结板填料塔,以提高混合碳四脱沥青萃取塔处理能力的方法。
一种提高混合碳四脱沥青萃取塔处理能力的方法,将原筛板塔改造为萃取——聚结板填料塔,即在该塔抽提段布置ZUPAC2号萃取填料,在沉降段布置NPPAC2号聚结板填料。
溶剂导入上塔中,热溶剂循环后,升温至塔釜温度为70~90℃,塔顶温度为95~110℃、压力为3.7~3.9Mpa时,减压渣油进料达到单位时间额定值,调节剂油比至5~6∶1(d420体积),塔处于萃取、沉降分离过程。
上述方法中塔的抽提段、沉降段至少分别布置1盘ZUPAC2号萃取填料、1盘NPPAC2号聚结板填料。
前述方法,塔抽提段的ZUPAC2号萃取填料、沉降段的NPPAC2号聚结板填料,均可分段布置,二相邻段填料之间为空塔段。
以上所述的方法,塔抽提段自下而上可先布置ZUPAC1号萃取填料,其上接续布置ZUPAC2号萃取填料。
天津大学填料厂生产的并于1994年以前投放市场的ZUPAC1~6号萃取填料、NPPAC1~6号聚结板填料,按需要加工成可组装成圆柱状填料盘,盘高为100~200mm(本发明采用200mm高),这种填料盘内,形成许多交叉对称的规则倾斜通道。ZUPAC萃取填料为双向波纹,在其棱线上冲有反向波纹孔(见图3),而NPPAC聚结板填料,在波纹片上拉有与波纹方向相同的细小波纹(见图2)。溶剂与减压渣油在上述倾斜通道内逆向流动、接触,增大了传质面积,提高了传质效率,且可防止液滴返混,有利于沉降,使沉降效果也得到提高,因此,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使装置处理能力比原筛板萃取塔提高20%~100%左右。
现对本发明的提高混合碳四脱沥青萃取塔处理能力的方法,进一步说明如下;
将原有的筛板萃取塔,改造成为萃取——聚结板填料塔,即在该塔抽提段下方的液——液分布器上方,设有填料支承格栅上,布置ZUPAC2号萃取填料。在该填料上部的管式槽形分布器上方的沉降段,设有填料支承格栅上,布置NPPAC2号聚结板填料。然后,经液——液分布器将混合碳四溶剂均匀分布在塔内,溶剂热循环后,升温至塔釜温度为70~90℃,塔顶温度为95~110℃、压力为3.7~3.9Mpa时,减压渣油经管式槽形分布器均匀分布塔内,单位时间进料量达到额定值,调节剂油比(溶剂与渣油之比)为5~6∶1,萃取——聚结板填料塔处于稳定萃取、沉降分离过程。
图1为萃取——聚结板填料塔填料布置示意图;
图2为图1中NPPAC2号聚结板填料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ZUPAC1~2号萃取填料结构示意图。
现结合以上附图、实施例、比较例,对本发明的提高混合碳四脱萃取塔处理能力的方法,详细描述如下:
1.实施例
参见附图1~3,原有用于混合碳四脱沥青的筛板萃取塔,其塔径Φ=3000mm,塔高H=11000mm,将该塔内的筛板及其辅助构件,全部拆卸下。在该塔的抽提段下部,装有填料支承格栅(水平误差≤0.2%),在该填料支承格栅上,布置5盘ZUPAC1号萃取填料5;在该填料上面接着连续布置23盘ZUPAC2号萃取填料4,然后将填料压圈置于第23盘ZUPAC2号萃取填料4之上;在上述的填料支承格栅下方,装有公知的液——液分布器6,以便将混合碳四均匀地分布在塔内;在ZUPAC2号萃取填料4的上部,设有目前普遍采用的管式槽形分布器3,用以将大庆——扶余减压渣油均匀分布在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炼油厂;天津大学,未经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炼油厂;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56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