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多级液压制动防抱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135634.8 | 申请日: | 2000-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357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陆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亚力实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8/48 | 分类号: | B60T8/48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451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多级 液压 制动 抱死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制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多级液压制动防抱死装置。
目前汽车的制动防抱死系统,简称ABS系统。目前采用ABS系统为电子感应系统,但该种电子防抱死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本申请人的专利ZL98224735.4公开了一种汽车液压制动防抱死装置,包括壳体、进油孔道和出油孔道,通过弹簧、活塞的连续收缩膨胀作用,使刹车分泵内压始终处于抱死和不抱死的零界点,对车轮进行连续点刹,使车轮保持可控方向,不发生侧滑。该实用新型直接安装在汽车液压制动系统中,明显缩短汽车制动距离,改善了整车制动性能,同时还延长了车轮、蹄片等零部件的工作寿命。
在实际应用中,大功率汽车在刹车时产生相当大的液压,使上述汽车液压制动防抱死装置的弹簧在使用较长时间后可能失效,从而降低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防抱死、使用寿命长的汽车多级液压制动防抱死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汽车多级液压制动防抱死装置,包括壳体、二组进油孔道和出油孔道,进油孔道与汽车制动总泵连通,出油孔道分别与汽车前、后轮制动分泵相通,壳体内设有二组相互独立的内腔,内腔中装有外活塞,外活塞前端上装有油封,油封与内腔腔壁密闭,外活塞、油封将内腔分隔成与进油孔道连通的内腔前部和与出油孔道连通的内腔中部和内腔后部;内腔后部设有与一端与外活塞相配合,另一端与壳体固定的弹簧套,弹簧套内设有弹簧座,弹簧座与外活塞后端面固定;所述的外活塞内部设有空腔,外活塞顶部有小孔使空腔与内腔前部连通,外活塞的中部设有连通孔使空腔与内腔中部连通,外活塞的空腔内设有内活塞,内活塞将空腔分成前腔和后腔;所述的前腔设一腔体口部,腔体口部前方装有钢球,钢球具有封住腔体口部的直径,钢球通过弹簧顶紧在内活塞上;所述的后腔内装有弹簧,弹簧一端顶紧在活塞的尾部上,另一端通过调节螺钉与弹簧座固定,弹簧座的另一面与压缩弹簧相抵,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壳体相抵。
压缩弹簧通过调压螺钉与固定弹簧套的双重并帽固定。
所述的弹簧套与壳体间采用O型橡胶圈密封。
所述的弹簧套与外活塞配合面采用矩形橡胶圈密封。
本发明可直接安装在汽车液压制动系统中,利用原有的进、出油管,安装十分方便。当行驶的汽车紧急制动时,制动总泵的液压油及由此产生的液压力通过进油管、进油孔道进入壳体内腔前部,由外活塞顶部小孔进入外活塞的内部前腔,过腔体口部后通过连通孔到内腔中部,入出油孔道,经出油管将液压油传送到汽车前、后制动分泵,通过制动机构使制动钳抱住制动盘使车轮制动。此时,由制动总泵传送的液压同时作用于外活塞上,使外活塞后端面的顶紧在弹簧套内腔的弹簧座上,但由于弹簧套内腔内的压缩弹簧设定的预压力等于或略大于外活塞内最大作用压力,故弹簧套内腔的压缩弹簧不动作;当制动总泵传送到前腔的液压超过本装置设定的使制动钳与制动盘被抱死的最大工作压力时,通过内活塞的作用,推动内活塞向后移动,与此同时,装在前腔的钢球在弹簧及超高液压共同作用下,将腔体口部封死,制动油不再进入制动分泵,同时由制动总泵传来的液压与外活塞内前腔设定的液压差作用于活塞前端面,使活塞整体产生位移,由外活塞后部端面顶紧弹簧座,使压缩弹簧收缩;同时,制动钳与制动盘被抱死时高摩擦力所产生的瞬间高压,由制动分泵传递到活塞上,使后腔内弹簧收缩,制动分泵液压腔内高压释放,使车轮转动,同时后腔内弹簧和弹簧套内压缩弹簧的反弹力共同作用,将活塞推回,钢球离开腔体口部,制动总泵的液压油及由此产生的液压力又传送到汽车前、后制动分泵,通过制动机构使制动钳抱住制动盘使车轮制动。这样产生的循环往复,弹簧的不断收缩膨胀,使制动钳与制动盘间始终处于抱死和不抱死的零界点,对车轮进行连续点刹,使车轮保持可控方向,不发生侧滑。
本发明的油路设置合理通畅,制动安全可靠。整个装置设计巧妙,结构紧凑,使用寿命长。在汽车中安装多级液压制动防抱死装置,不仅改善了整车的制动性能,同时延长了汽车轮胎、制动钳、制动盘等零部件的工作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亚力实业公司,未经桐乡市亚力实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56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网络控制的分散式温度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中药滴丸脱脂离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