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电磁辐射的吸波材料无效
申请号: | 00135713.1 | 申请日: | 200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359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24 |
发明(设计)人: | 黄佳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佳玉 |
主分类号: | C09D1/00 | 分类号: | C09D1/00;C09D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亚军,曹诗健 |
地址: | 10005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辐射 材料 | ||
本发明涉及电磁波辐射防护技术,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防电磁波辐射的吸波材料。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气和电子设备渗透到各个角落,人们在充分享受现代生活的方便和舒适的同时,一种无形的环境污染——电磁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例如当今无线通讯的迅速发展,使无线电传播方式日益增多,移动式电话由于功能齐全,携带方便,备受人们的青睐,但其电磁波泄露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证明,微波电磁辐射可引起生物机体、中枢神经、心血管系统、眼晶状体、血液等方面的疾患;还有家用微波炉,其加热原理是用微波加热,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在使用中同样有一个安全问题,炉内的微波有可能泄漏出来,而大量地微波辐射同样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世界各国都意识到这个问题,相继开展电磁辐射危害及防护的研究,并制定出电磁辐射卫生标准。
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对吸波材料的研究已有相当的基础。目前国内研究的吸波材料主要有无机和有机两大类:无机材料包括铁氧体吸波材料、金属微粉吸波材料,多晶铁纤维吸波材料,其中铁氧体吸波材料在电磁波吸收剂领域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VHF/UHF频段,其吸波效果优越,但铁氧体吸收剂在频率更高的频段,吸收效果不理想,此外,铁氧体吸收剂还存在密度大、耐侯性差等缺点。金属粉吸收剂由于具有稳定性好、微波磁导率较大、介电常数大等特性,因而研究较为活跃,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低频磁导率小、比重太大以及抗氧化、耐酸碱腐蚀能力差等问题;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有机吸波材料包括导电高聚物吸波材料、手征媒质吸波材料,其中导电高聚物吸收材料在微波段呈现良好的雷达波吸收特性,但在低频段基磁损耗极低。手征媒质吸收材料,能有效地提高吸收率,展宽吸收道,但是该种材料需要较大的厚度,而且耐温、耐湿性差,目前尚不能用作涂层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密度低、抗氧化、耐腐蚀、吸波效果好且成本低的防电磁波辐射的吸波材料。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以微晶质分子筛基微粉和银粉为主要原料通过混合得到的一种防电磁辐射的吸波材料。
本发明的吸波材料是一种组合物,是由分子筛基微粉和银粉通过简单的机械混合而成的组合物,它们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子筛基微粉为7-50%、银粉50-93%。
本发明的吸波材料的具体应用方法:
(1)在其中加入粘结剂,制成涂层材料,直接涂在防电磁辐射部件的表层,涂层厚度为0.01-0.90mm,所述的粘结剂包括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在内的高分子粘结剂,其加入量应使涂料的浓度满足喷枪喷涂的要求,一般加入量为分子筛基微粉和银粉总重量与粘结剂的重量比为20~50∶100。
(2)将分子筛基微粉和银粉的混合物混入制造防电磁辐射的部件的原料中使用,其加入量为制造防电磁辐射部件的原料重量的3-40%,该加入量根据部件要求,应满足达到最好的防辐射效果和最小的信号衰减。该方法与喷涂的方法可起到同样的效果。
所述的分子筛基微粉是按下述方法制造:
(a)原料的预处理:以重质中间基石油沥青、中间基煤质沥青、石油焦等为原料,采用物理粉碎法将含碳原料破碎、磨粉,使其为150-200目的细粉,活化剂也须经过破碎、磨粉,
(b)原料的配比一:按含碳原粉/复配活化剂=1∶0.2~10的比例分别称取原料细粉,在机械搅拌下混合均匀,然后静置至少一昼夜,使其充分接触,
(c)原料配比二:按含碳原粉/复配活化剂=1∶0.2~10的比例分别称取原料,然后将活化剂溶于等体积的蒸馏水中,再将含碳原粉倒入并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d)活化剂的复配:将粉碎的NaOH、KOH、Fe(NO3)3、Co(NO3)3、Ni(NO3)2按1∶0.5~4.5∶0.02~3.2∶0~2.8∶0~2.2的比例复配混合,制得活化剂原粉,
(e)炭化与活化:将以上混合后的原料装入反应釜,在氮气气氛中或减压条件下逐步升高反应温度至300-600℃炭化5~200min再升温至500-1200℃活化1-200min,然后停止加热,待冷至200℃取出反应釜,在氮气保护下冷却至室温,
(f)洗涂与干燥:将反应产物从反应釜中取出,利用蒸馏水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洗涤至pH=7左右,然后置于烘箱中在100-120℃干燥一昼夜即得分子筛基微粉。
所述的银粉,其颗粒度为100-800目,它是市购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佳玉,未经黄佳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57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