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36450.2 | 申请日: | 200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301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04 |
发明(设计)人: | 中原弘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宗杰,叶恺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液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在构成液晶装置的两个基板之间形成的上下导通部的结构。
一般说来,现有的液晶装置是这样形成的,即在两个基板上分别形成电极及连接在电极上的布线,在它们上面再形成取向膜后,通过密封材料将两个基板互相粘接起来,在压接状态下使密封材料硬化,以便获得所希望的基板间隔,使基板间隔固定,然后,将液晶注入并密封在密封材料的内侧,形成现有的液晶装置。
在这样的液晶装置中,通常在一个基板上设有延伸到另一个基板的外侧边缘以外的延伸部,将连接在于基板表面上形成的上述电极上的布线引出到该延伸部的表面上,并将该布线的前端部作为外部端子形成。这时,在两个基板上分别形成上述延伸部,虽然有时将连接在于各个基板表面上形成的电极上的布线引出到各自的延伸部的表面上,但多半情况下只在两个基板中的一个基板上形成上述延伸部。而且,在此情况下设置上下导通部,用来将不形成延伸部的基板上的电极导电性地连接在另一个基板上形成的延伸部上的外部端子上。有时在将两个基板粘接起来的状态下,将密封液晶用的密封材料的一部分作为导通区域形成该上下导通部。
图5及图6表示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上的上下导通部的模式剖面图及平面图。在构成液晶显示面板的两个透明基板110和透明基板120之间以压接状态配置着被硬化了的导通区域130a。该导通区域130a是密封材料的一部分,如图6所示,在其内部分散地配置着限制液晶显示面板的单元厚度用的由树脂球、玻璃纤维、玻璃球等构成的隔离子131、以及上述的导电性颗粒133。在与导通区域130a接触的透明基板110的表面上并列地形成多条外部布线111b,这些外部布线111b由被引出到透明基板110的延伸部110a的表面上形成的透明导电体构成。该外部布线111b的内端部111c与密封材料的导通区域130a接触。另一方面,在透明基板120的表面上形成连接在图中未示出的电极上、向基板外侧边缘延伸的内部布线121b,该内部布线121b的外端部121c与上述的导通区域130a接触。导通区域130a中的导电性颗粒133与上述内端部111c和上述外端部121c都呈导电性接触状态。因此,在透明基板120的表面上形成的图中未示出的电极通过内部布线121b及导电性颗粒133,导电性地连接在于延伸部110a的表面上形成的外部布线111b上。
可是,在上述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取向膜113、123的外侧边缘配置在比密封材料或上述的导通区域130a的配置区域更靠近内侧,以便不会由于取向膜113、123而妨碍外部布线111b的内端部111c及内部布线121b的外端部121c和导电性颗粒133的导电接触。
可是近年来,对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的增大及小型化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所以将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排列形成上述基板表面上的电极的区域)的周围部分的宽度设计得窄一些(谋求液晶显示面板的边缘狭窄化)的必要性越来越高。这样如果使显示区域的周围部分的宽度变窄,也需要使显示区域的外侧边缘和上下导通部的内侧边缘的间隔变小。另一方面,作为取向膜113、123的涂敷方法,与作为透明电极等的图形刻蚀法的光刻法相比,由于采用图形刻蚀精度差的苯胺印刷、胶印印刷等之类的廉价的印刷法,所以如果使取向膜113、123的外侧边缘位置可靠地位于显示区域的外侧边缘和上下导通部的内侧边缘之间,就需要将显示区域的外侧边缘和上下导通部的内侧边缘的间隔精度设计得高于取向膜的印刷精度。因此,在现有的制造工序中,不采用会使改变取向膜的涂敷方法等的制造成本增大的方法,为了谋求上述显示区域的周围部分的宽度狭窄化,存在由取向膜的图形刻蚀精度决定的一定的界限。
因此本发明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发明,其课题在于通过采用不受取向膜的图形刻蚀精度的影响、能谋求显示区域的周围部分的宽度狭窄化的上下导通部的结构,提供一种增大设计的自由度、能兼顾液晶装置的显示面积的增大和小型化的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液晶装置是将在表面上形成了电极及取向膜的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互相粘接起来,将液晶密封在其间构成的,它备有上下导通部,该上下导通部有在上述第一基板的周边部分的表面上形成的第一导电体、在上述第二基板上的与上述第一导电体相对的部分上形成的第二导电体、以及包含将上述第一导电体和上述第二导电体导电性地连接起来用的导电性颗粒的导通材料,该液晶装置的特征在于:延长形成上述取向膜,以便覆盖上述第一导电体和上述第二导电体两者中的至少一者的表面,上述导电性颗粒突破上述取向膜,导电性地与上述第一导电体和上述第二导电体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64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