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器中的照明方法、背光组件及液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00136466.9 | 申请日: | 2000-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327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焕;李益洙;金奎锡;元钟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陶凤波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器 中的 照明 方法 背光 组件 | ||
1.一种在液晶显示器中的照明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ⅰ)使由光源发出的光入射到导光板;
ⅱ)为了光通量分布的均匀,第一次漫射所述入射光线;
ⅲ)在平行LCD面板的平面上的第一方向分量上第一次聚集所述第一次漫射光线的光通量;
ⅳ)第二次并局部漫射所述被聚集的光线光通量,以具有延伸所述LCD面板像素视角的所述第一方向;
ⅴ)在所述平行平面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分量上第二次聚集所述第二次漫射光线的光通量;以及
ⅵ)将所述第二次聚集的光线照射到所述LCD面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液晶显示器中的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ⅳ)和步骤ⅴ)通过一个单一片实现。
3.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组件,具有:
用于发光的发光源;
在所述光源一侧形成的导光板,用来使从所述光源发出的所述光线均匀入射到LCD面板侧;
第一漫射装置,其提供给所述导光板的所述LCD面板侧,用于为了光通量分布的均匀第一次漫射所述入射光线;
第一聚光装置,其提供给第一漫射装置的所述LCD面板侧,用于在平行所述LCD面板的平面上的第一方向分量上第一次聚集所述第一次漫射光线的光通量;
第二漫射装置,其提供给所述第一聚光装置的所述LCD面板侧,用于局部并第二次漫射聚集的具有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光线光通量,以加大所述LCD面板的像素视角;以及
第二聚光装置,其提供给所述第二漫射装置的所述LCD面板侧,用于在所述平行面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第二次聚集所述第二次漫射的光线光通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漫射装置和第二聚光装置由单一片构成。
5.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组件,具有:
用于发光的发光源;
在所述光源一侧形成的导光板,用来使从所述光源发出的所述光线均匀入射到LCD面板侧;
第一漫射装置,其提供给所述导光板的所述LCD面板侧,用于调节从所述导光板入射的光线入射角,使其在所述LCD面板的平面通过重复的漫射反射过程具有较高的前光亮度,且为了所述入射光线光通量分布均匀,第一次漫射所述光线;
第一聚光装置,其提供给所述第一漫射装置的所述LCD面板侧,用于在平行所述LCD面板的平面上的第一方向分量上第一次聚集所述第一次漫射光线的光通量;
第二漫射装置,用于局部并第二次漫射聚集具有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光线光通量,以加大所述LCD面板的像素视角;以及
第二聚光装置,用于在所述平行面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第二次聚集聚集的具有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光线光通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漫射装置提供给所述第一聚光装置的所述LCD面板侧,并且所述第二聚光装置提供给所述第二漫射装置的所述LCD面板侧,由此聚集所述第二次漫射光线的光通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漫射装置包括许多小珠,其使在邻近所述第一聚光装置的所述第一漫射装置平面上的雾霭值高于邻近所述导光板的第一漫射装置平面上的雾霭值。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漫射装置包括在邻近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漫射装置平面和邻近所述第一聚光装置的所述第一漫射装置平面上形成的多个小珠,以及所述多个小珠分布成使得在邻近所述第一聚光装置的所述第一漫射装置的所述平面上的密度高于在邻近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漫射装置的所述平面上的密度。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漫射装置的雾霭值低于所述第一漫射装置的雾霭值。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光装置提供给所述第一聚光装置的所述LCD面板侧,用于第二次聚集所述第一次聚集的光线光通量,所述第二漫射装置提供给所述第二聚光装置的所述LCD面板侧,用于漫射所述第二次聚集的光线光通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646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