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00136904.0 | 申请日: | 200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360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宁;张勉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大宁;张勉之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P13/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陶慧英,董光仁 |
地址: | 300074 天津市河西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肾小球 肾炎 中药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含有中草药的医药配制品,具体说是一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组合物。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慢性疾病。病程较长,病程缓慢,其特点是几乎所有的肾小球都发生病变,无论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其临床表现、病理改变以及预后归宿等都是变化多端的。至今为止,现代医学尚未有切实有效的疗法。而且,现代医学治疗费用昂贵,疗效并非令人满意。
近年来国内外中医界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做了大量的研究,使其有效率有所提高。
《陕西中医》2000年第21卷第4期公开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43例”的报道。采用党参、黄芪、白术、丹参、益母草、泽兰、为主方,配合大剂量激素治疗,对肾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实用中医杂志》2000年第14卷第14期报道了“自拟龟蛇雷公丹参汤治疗慢性肾炎”,以炙龟板、白花蛇舌草、雷公藤、丹参、生黄芪、生白术、茯苓、附片、干姜、刀豆壳、补骨脂,加减煎服。有效率达87.7%。
《中医杂志》2000年第41卷第1期,介绍了肾炎1号治疗IgA肾病45例,采用黄芪、白茅根、白薇、通草、茜草、白芨、汉防己、鹿衔草水煎服用。总有效率86.7%。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疗效明显的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组合物,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慢性肾小球肾炎辨证分型的原则:
1.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重点反映人体的失调,但亦兼顾到局部病灶的改变。既要反映出疾病“动”的特点,也要表现出某一阶段中“证”的特征。
2.贯彻中医学“标”与“本”及“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分清疾病的“标”、“本”,尤其是对于“本”辨证分型应严谨。以确保证型的稳定性。
3.本着中医学要发展的精神,在大量实践、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每一证型的症状都给予“定量”分析,以求辨证的严谨和统一。
4.证型力求简明扼要,便于掌握,避免烦琐,易于普及。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标”、“本”分析
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三大特征:一是水肿、腰痛、眩晕、蛋白尿等为主要表现,人体水液代谢主要在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受损,则会出现水肿。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膝酸痛,肾阴虚弱,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则眩晕,精关不固,体内水谷精微外溢则会出现蛋白尿。二是病程较长,久病多虚,久病及肾。故即可在本证上出现以肾虚为主的一组虚症,又可在标证上出现以血淤为主的实证。三是在诱发因素的影响下,出现反复的急性发作。
由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如上三大特点,反映在证型上,即为本证属虚,标证属实,为虚中夹实之证。其本虚证系以肾虚为主,包括肺、脾、肾三脏的虚损,标证系以淤血为主,包括湿、热等外淫在内的实证,临床上,当以本虚为纲,标实为目,标本结合,权衡胜负,予以恰当的辨证论治。
“本证”的分型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本”证可分为三个类型:肺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阴阳两虚。
临床上在确诊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基础上,凡具有以下证型中任意三项或三项以上者,即可确属此型。
1.肺肾气虚:(1)易于感冒(每月感冒一次或一次以上);(2)气短乏力;(3)面浮或肢肿;(4)面色白或黄而无泽;(5)腰脊或腰膝酸软或疼痛;(6)舌淡苔摆质胖嫩,脉象细弱。
2.脾肾阳虚:(1)纳呆、腹涨,下午尤甚;(2)便溏;(3)面浮或肢肿;(4)畏寒肢冷;(5)腰脊或腰膝酸软或疼痛;(6)性功能障碍(包括阳痿、早泄、性淡漠等);(7)周身无力;(8)面色萎黄无泽;(9)舌质胖淡、齿痕、脉沉细无力或沉迟无力。
3.肝肾阴虚:(1)两目干涩或视物不清;(2)眩晕;(3)耳鸣;(4)五心烦热;(5)口咽发干;(6)腰脊或腰膝酸软或疼痛;(7)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8)易于急燥;(9)舌红少苔、脉细数或沉细。
4.气阴两虚:(1)面色无华:(2)少气乏力;(3)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4)口干咽燥;(5)腰脊酸痛等。
“标”证的分型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标”证可分水湿、湿热、血淤三个类型。临床上凡具有如下证型中任意一个症状者,即可确立此型,两个或两个以上证型可互兼。
1)水湿:(1)全身中度或中度以上水肿;(2)胸腹水;(3)每日尿
量不超过1000毫升者。
2)湿热:(1)咽喉肿痛;(2)小便黄、灼热或疼痛;(3)腰痛固定或刺痛;(4)舌质紫暗或有淤点;(5)脉涩、微循环障碍。
制备中药组合物时各中药组份的重量份配比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大宁;张勉之,未经张大宁;张勉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69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