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及配合它的皮肤外用剂无效
申请号: | 00137292.0 | 申请日: | 200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303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18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雄三;河合江理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资生堂 |
主分类号: | A61K33/30 | 分类号: | A61K33/30;A61K7/021;A61K7/025;A61K7/4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丽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蛋白 溶酶原 激活剂 抑制剂 配合 皮肤 外用 | ||
本发明是关于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配合该抑制剂的皮肤外用剂以及使用该皮肤外用剂的皮肤粗糙改善方法,特别是无机有效成分的改进。
迄今为止,作为对皮肤病或皮肤粗糙、粉刺等具有改善、预防效果,已知有各种治疗药、皮肤外用剂、化妆品等。作为这些现有的药剂或化妆品等中的有效成分,消炎剂或被认为有抗炎症作用的动植物的提取物、或者保湿、保水作用高的氨基酸或多糖、脂质、天然高分子等,防止皮肤(患部)的炎症或角质层的水分消失的能力优良,因此被广泛使用。
另一方面,在例如,特异反应性皮肤炎或者重度的粉刺皮肤等病的皮炎的场合,往往会对各种成分出现过敏症状或刺激感等现象,因此要求特别慎重地选择有效成分。
另外,作为以改善皮肤粗糙为目的的有效成分,以往研究的有机高分子等分子状药剂,由于具有对皮肤的渗透性,可以经皮吸收至皮肤内部,因此,存在对皮肤产生其他影响的可能性。而另一方面,如果能够将诸如粉体之类不向皮肤内部渗透的固形物作为有效成分,用于改善皮肤粗糙的话,则可提高安全性。但是,迄今还不了解这样的技术。
但是,过去不论在哪种技术中,其改善、预防效果未必充分。另外,作为治疗对象的皮肤,尤其特异反应性皮肤炎等病的皮肤炎,这些有效成分伴随炎症或障壁机能降低,因此期待开发具有优良的效果,同时没有刺激等,安全性更高的药效剂。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发挥皮肤粗糙改善效果的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及配合该抑制剂的皮肤外用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特定的氧化锌具有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抑制作用,而且具有优良的皮肤粗糙改善作用,从而完成本发明。
进而发现,作为具有皮肤粗糙改善作用的有效成分,可以使用安全性高的粉体,从而达到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其特征是,含有一种或者二种或以上吸附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而且抑制其活性的氧化锌。
另外,在本发明的抑制剂中,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的吸附率是60%或以上,抑制率是60%或以上是合适的。
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的吸附率和抑制率按照以下的方法测定。
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的吸附作用的测定
在缓冲液中将0.1%的被检试料和单链尿激酶型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1μg/mL)混合一定时间后,除去被检试料,使用ELISA法对残留在缓冲液中的单链尿激酶型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进行定量分析,借此进行评价。
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的活性抑制作用的测定
通过含有0.1%的被检试料和双链尿激酶型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100U/mL)的缓冲液的合成基质分解活性进行评价。
在本发明的抑制剂中,特别合适的是,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的吸附率和抑制率是70%或以上的氧化锌。
另外,在本发明的抑制剂中,优选的是,氧化锌是用0.1-70重量%的硅胶被覆表面的氧化锌。
本发明的皮肤粗糙改善用皮肤外用剂,其特征是,含有吸附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而且抑制其活性的粉体。
另外,本发明的皮肤粗糙改善用皮肤外用剂,其特征是,含有一种或者二种或以上的上述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
本发明的皮肤炎改善用皮肤外用剂,其特征是,含有一种或者二种或以上的由上述已被覆有硅胶的氧化锌所构成的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
另外,本发明的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抑制方法,其特征是,将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吸附在粉体上,而且抑制其活性。
另外,本发明的皮肤粗糙改善方法,其特征是,在皮肤上使用一种吸附有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而且抑制其活性的粉体。
本发明的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及配合该抑制剂的皮肤外用剂,是按照像以下的经过完成的。
即,近年来,人们逐渐了解到,伴随皮肤粗糙或角质化异常的各种皮肤病病症的形成,与蛋白酶特别是叫做血纤维蛋白溶酶或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的线溶系酶(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系酶)的活性变化密切相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资生堂,未经株式会社资生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72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