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管理可换存储媒介的电子设备、及其方法和存储媒介无效
申请号: | 00137333.1 | 申请日: | 200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300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20 |
发明(设计)人: | 大西慎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17/00 | 分类号: | G06F17/00;G06K19/06;G06F9/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冯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管理 存储 媒介 电子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接到另一个电子设备上的电子设备,用于管理可换存储媒介,还涉及用于其的方法和存储媒介。
如数字照相机或数字摄像机这样的成像设备,它们的联网最近取得了进展,并且发展了一种环境,适于在家中将这样的设备与个人计算机或外围设备连接起来。
很多这样的成像设备提供有可换存储媒介(也称作可换存储媒介),并且通过将各种数字信息(静止图像数据、移动图像数据、音频数据、文本数据等)转换成预定格式的文件,将这样的信息存储在这样的可换存储媒介上。
为了建立从成像设备(第一成像设备)到可换存储媒介的访问,第一成像设备联接到网络上,可换存储媒介联接到另一个成像设备(第二成像设备)上,可以考虑有后面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包括,通过用户将需要的存储媒介,手工地从第二成像设备移动到第一成像设备上,并建立从第一成像设备到存储媒介的直接访问。第二种方法包括,建立从第一成像设备到需要存储媒介的访问,而不用将可换存储媒介,从第二成像设备移动到第一成像设备(即当存储媒介联接到第二成像设备上时)上。
但是,为了采用第一种方法,每个成像设备必须提供有这样的结构,适于直接与用户需要的存储媒介联接。特别在用户需要多种存储媒介的情况下,每个成像媒介必须适于容纳所有这样的存储媒介。但是,这样的需求导致一些缺点,阻碍了成像设备的紧凑性、简单性和成本的减少。还会遇到不能处理新型存储媒介的问题。
另一方面,为了采用第二种方法,第一成像设备必须提供有程序,用于判断联接到第二成像设备上的存储媒介的代替,或这样的存储媒介的内容的改变。如够没有这样的程序,无法避免误操作,如删除用户没有指定的文件,将文件添加到用户没有指定的存储媒介上,或从用户没有指定的存储媒介上删除文件。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适于管理可换存储设备,它以简单的方式无误地联接到另一个设备上,并提供用于此目的的方法和存储媒介。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通过适于管理可换存储媒介的电子设备,上述目的可以实现,该电子设备包括:
a)媒介管理单元,根据可换存储媒介的联接,管理将被更新的媒介管理信息;和
b)控制单元,根据媒介管理信息执行控制信息,并且媒介管理信息包含在外部设备的控制信息中。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方法,用于管理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可换存储媒介,所述方法包括:
a)媒介管理步骤,根据可换存储媒介的联接,管理将被更新的媒介管理信息;和
b)控制步骤,根据媒介管理信息执行控制信息,并且媒介管理信息包含在外部设备的控制信息中。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媒介,存储有用于执行管理可换存储媒介的所述方法的程序,可换存储媒介用于所述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a)媒介管理步骤,根据可换存储媒介的联接,管理将被更新的媒介管理信息;和
b)控制步骤,根据媒介管理信息执行控制信息,并且媒介管理信息包含在外部设备的控制信息中。
从后面实施例的具体描述中,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变得充分明显。
图示的简单描述
图1画出了实施本发明的存储媒介管理系统;
图2是方块图,画出的结构实现了本发明实施的受控设备和控制设备的功能;
图3画出了两个计数器的更新条件和更新内容,两个计数器提供在受控设备中;
图4画出了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查询文件列表命令和查询文件列表响应的数据格式;
图5画出了目录项信息的数据格式;
图6画出了文件的属性信息的内容;
图7画出了存储媒介的文件系统的例子,存储媒介联接到受控设备上;
图8画出了存储在查询文件列表命令中的数据的例子;
图9画出了从受控设备中传输的文件系统的例子;
图10画出了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删除命令和删除响应的数据格式;
图11画出了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写入命令和写入响应的数据格式;并且
图12是流程图,画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受控设备中的文件管理单元的顺序。
优选实施例的描述
此后参考附图,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画出了本发明的存储媒介管理系统实施例的例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73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