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电谐振器无效
申请号: | 00137492.3 | 申请日: | 2000-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301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27 |
发明(设计)人: | 小谷谦一;吉尾雅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3H9/17 | 分类号: | H03H9/1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敬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 谐振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量收集器型压电谐振器,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压电谐振器,它能有效地利用基于所需振动的谐振特性,同时抑制不期望的能够产生伪反应的振动。
通常,能量收集器型压电谐振器已经广泛地使用于压电振动器和其他装置。在这种压电谐振器中,由于伪反应不是由所需的振动模式的振动产生的,所以有必要抑制这种不必要的振动的产生。
传统装置试图抑止不必要的振动。例如,日本未审实用新型公开号No.4-119123公开了一种能量收集器型压电谐振器,它包括在压电基片末端的孤立元件上提供的阻尼材料,毗连于一个谐振部分。
并且,日本未检验实用新型公开号No.3-79528公开了一种如图13所示的组合了压电振动器的负载电容器。压电振动器51包括压电谐振器52和提供负载电容器的电容器53。压电谐振器52由矩形板状压电基片54构成。在压电基片54的两个主表面的中央部分,激励电极55通过压电基片54彼此相对排放。这种包括在其上下表面通过基片彼此相对排放的激励电极55的零件就构成了能量收集器型谐振部分。阻尼电极56位于上述的谐振部分的压电基片54一个表面54a的附近区域。通过在阻尼电极56提供焊合,不必要的振动被减弱。
在能量收集器型谐振器中,谐振部分和阻尼材料之间的关系很重要。就是说,如果阻尼材料的位置不合适,则所需的主振动被减弱,或者不必要振动的减弱没有实现。
在日本未检查实用新型公开号No.4-119123公开的常规技术中,阻尼材料只被安置在压电基片的谐振部分指定距离外的压电基片的末端部分,但是很难精确地确定该阻尼材料的位置。因此,这种常规的压电谐振器是很难生产的,所经历的失败是由于没对正阻尼材料。并且,安置在孤立元件上的阻尼材料会产生另一个问题,即当安装阻尼材料或在其后的加工处理过程中,压电基片上经常会产生裂纹。另外,精确安置阻尼材料的困难性致使压电谐振器的尺寸也很难减小。
在日本未检查实用新型公开号No.3-79528中公开的压电振荡器中,在压电基片54上提供的阻尼电极56是非常小的。因此,在阻尼电极56上施焊是很困难的。为了精确地施焊,有必要扩大阻尼电极56的电极区域,这也就使压电谐振器52的尺寸减少变得困难。
为了克服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得多的并容易生产的能量收集器型压电谐振器,它能有效地减弱不必要的振动并利用所需的振动,并且使外部电连接变得容易。
根据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压电谐振器,包括压电基片;分别在压电基片的第一和第二主表面部分地提供第一和第二激励电极,它们经过位于上下表面的第一和第二激励电极彼此相对,并分别电连接到第一和第二激励电极的第一和第二导出电极,它们分别在压电基片的第一和第二主表面上提供;在第一和第二导出电极各自的末端部分提供的用于与外部建立外部连接的第一和第二终端电极各自的第一和第二激励电极连接端与未端部分相对;第一和第二终端电极中至少一个具有扩展至一个虚引区域的电极扩展部分,在该区域中第一和第二激励电极扩展到压电基片的侧边缘中的至少一个。
最好是,从外部激励电极外围边缘到电极扩展部分的内部边缘的平均法线距离至少是大约1.2d,d是激励电极的直径。
更可取的是,在电极扩展部分提供焊合。在这种情况下,在终端电极整个上表面提供焊合。
根据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压电谐振器,其更可取之处还包括通过焊接使第一和第二导线端子焊合到各自的第一和第二终端电极,从而提供一个具有导线的压电谐振器。
本发明的其它功能、元件、步骤、特征以及优点将通过参考附图的最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而变得更清楚。
图1是一个平面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最佳实施例的压电谐振器;
图2A和2B为示意图,显示了本发明第一最佳实施例的压电谐振器的共振特征图以及一个比较的例子;
图3是一个平面图,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最佳实施例的压电谐振器的一个改型例子;
图4是一个平面图,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最佳实施例的压电谐振器的另一个改型例子;
图5是一个平面图,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最佳实施例的压电谐振器的又一个改型例子;
图6是一个平面图,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最佳实施例的压电谐振器的一个进一步改型例子的;
图7是一个平面图,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最佳实施例的压电谐振器的另一个改型例子;
图8是一个示意图,显示从外部激励电极的外围边缘到电极扩展部分的内部边缘的法线距离C和所需的振动的共振电阻之间的关系;
图9是一个平面图,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最佳实施例的压电谐振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74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