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雨自行车棚无效
申请号: | 00200307.4 | 申请日: | 200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4014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18 |
发明(设计)人: | 郑仁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仁权 |
主分类号: | B62J23/00 | 分类号: | B62J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35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雨 自行 车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雨自行车棚。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属于作业运输部,交通运输分部,陆用车辆大类,自行车鞍座或座位;自行车特有的而其它类不列入的附件,例如载物架,自行车保护装置小类,用于附装一定形状,物件在自行车上的支承装置,例如,用于装图纸、伞、瓶组技术领域。编号为B62J 11/00。
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用于附装一定形状,物件在自行车上的支承装置,例如,用于装图纸、伞、瓶的技术对防雨自行车棚的需求都做过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设计过许多优秀的技术方案。如1996年中国专利局公告的由杨晓清申报的,授权公告号为CN2234881Y,中国专利号(ZL)为:95209280.8号的实用新型名称是“防晒防霜防雪防冰车窗罩”的实用新型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用于附装一定形状,物件在自行车上的支承装置,例如,用于装图纸、伞、瓶技术方面是一例很有价值的发明,它有效地解决了车窗罩防晒防霜防雪防冰的问题。但尚有不足,它还很难解决家庭用的自行车如何在下雨天不用手撑伞即可挡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雨自行车棚。以解决家庭用的自行车如何在下雨天不用手撑伞即可挡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实用新型防雨自行车棚。主要由前车轴、车体、后车轴、后支撑杆、雨棚、前支撑杆、卡头、固定螺钉构成。它的主要零件车体、前车轴和后车轴由市场上选用。它的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固定螺钉是圆柱形状,用铁作材料,经过机加工制造。它的雨棚是方形形状,用布匹作材料,经过缝纫加工制造。它的圆柱形状的固定螺钉采用螺纹连接方法安装在方形形状的卡头上。它的方形形状的卡头采用连接方法安装在圆柱形状的车轴上。它的圆柱形状的支撑杆采用焊接方法安装在方形形状的卡头上。它的方形形状的雨棚采用焊接方法安装在圆柱形状的支撑杆上。它的支撑杆通过卡口作用于车轴上。从而使本新型满足支撑雨棚的要求,它的支撑杆通过焊接作用于雨棚上,从而使本新型完成下雨防止淋雨的任务。这样就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和原始的用于附装一定形状,物件在自行车上的支承装置,例如,用于装图纸、伞、瓶的技术相比有二个优点和改进;
第一,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中设计了雨棚,所以解决了下雨天骑车不打伞又不淋雨的问题;
第二,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中设计了支撑轴,所以解决了可以支撑雨棚的问题;
第三,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中设计了固定螺钉,所以解决了固紧支撑轴于车轴上的问题。从而就能更有效地解决了家庭用的自行车如何在下雨天不用手撑伞即可挡雨的问题。
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雨自行车棚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雨自行车棚的连接部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零部件的编号说明:1前车轴 2车体 3后车轴 4后支撑杆5雨棚 6前支撑杆 7卡头 8固定螺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防雨自行车棚。主要由前车轴1、车体2、后车轴3、后支撑杆4、雨棚5、前支撑杆6、卡头7、固定螺钉8构成。它的主要零件车体2、前车轴1和后车轴3由市场上选用。它的前支撑杆6和后支撑杆4、固定螺钉8是圆柱形状,用铁作材料,经过机加工制造。它的雨棚5是方形形状,用布匹作材料,经过缝纫加工制造。它的圆柱形状的固定螺钉8采用螺纹连接方法安装在方形形状的卡头7上。它的方形形状的卡头7采用连接方法安装在圆柱形状的车轴上。它的圆柱形状的支撑杆采用焊接方法安装在方形形状的卡头7上。它的方形形状的雨棚5采用焊接方法安装在圆柱形状的支撑杆上。它的支撑杆通过卡口作用于车轴上。从而使本新型满足支撑雨棚5的要求,它的支撑杆通过焊接作用于雨棚5上,从而使本新型完成下雨防止淋雨的任务。这样就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从而就能解决了家庭用的自行车如何在下雨天不用手撑伞即可挡雨的问题。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在实施中,如果下雨天出去,对一般人而言,单手撑伞,单手骑车既危险又不方便,如果用上该雨棚,就可以方便外出了。
实施例2,在实施中,如果将卡头7卡在车轴上,用固定螺钉8连好就可以使用了。从而就可以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案是以碳素合金钢为材料,利用机加工厂的基本设备,采取组装成批生产,以供应运输界的需求,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仁权,未经郑仁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03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