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热轧线材生产线用线卷旋转输送控冷辊道无效
申请号: | 00200386.4 | 申请日: | 2000-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4393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18 |
发明(设计)人: | 任吉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B39/12 | 分类号: | B21B3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09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热轧 线材 生产线 用线卷 旋转 输送 控冷辊道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钢机械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技术背景是,在目前的高速热轧线材生产线用线卷输送控冷辊道上被输送的线卷基本上是作平移运动,这种运动方式不能改变线卷各圈之间的搭接点和在辊道上的堆积状态,因而也就不能实现线卷的均匀冷却。
摩根-西马克公司针对高速热轧线材生产线用线卷输送控冷辊道下部的供风系统,研制了一个被称为Optiflex的一种风量分配装置(见图13)。它把来自辊道下部的风量按线卷堆积密度不同分为三个部分,以求尽量使线卷冷却均匀。
原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是,呈散卷状态的线卷在辊道上冷却时,只作平移运动,但是因线卷堆积的疏密程度不一,且不能改变线卷中圈与圈的搭接点,故而导致了线卷散热严重不均的现状,致使线材性能不均。尽管Optiflex装置能解决不同区域上风量分配问题。但其风量分配结果并不符合线卷在辊道上堆积密度的规律,因而该装置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线卷冷却不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高速热轧线材生产线用线卷旋转输送控冷辊道。这种辊道能迫使在其上运行的线卷,以边前进、边旋转的方式运动,从而达到连续改变线卷上各点在辊道上所处的横向位置和线卷各圈之间相对的搭接点,实现线卷的均匀冷却。
该实用新型给出的高速热轧线材生产线用线卷旋转输送控冷辊道(见图1和图2)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电动机、齿轮箱、固定支架、活动支架、活动支架位置调整装置、万向联轴器、呈圆台形辊身的辊子、自动调心型滚动轴承、直孔轴承座和球形孔轴承座等零部件。每组辊道由一台电动机驱动一台具有多个输出轴的齿轮箱,此齿轮箱的每个输出轴经万向联轴器各自带动一条具有圆台形辊身的辊子。辊子轴两端的轴承位上安装有自动调心型滚动轴承,它被装在球形内套的孔中。一端的球形内套安装在传动侧的球形孔轴承座内;另一端的球形内套安装在置于非传动侧直孔轴承座内的剖分式过渡套零件的孔中,该非传动侧的直孔轴承座安装在活动支架的上面。在活动支架下面设有活动支架位置调整装置。此调整装置或者是通过固结在活动支架上的齿条与安装在轨座上的齿轮的啮合构成的齿轮齿条机构,其外加的调整转矩施加在齿轮轴上;或者是固结在轨座上的螺母和与之配合的且受活动支架的轴向约束的丝杠的螺旋机构,其外加的调整转矩施加在丝杠上;亦可以是其它直线移动装置。这样就组成了能在轨座上滑动的活动支架位置调整装置。
在控冷辊道上,利用旋转的圆台形辊子直径差在辊面上产生的线速度差,迫使被运送的线卷在辊道上以边前进、边旋转的方式运动。为保证线卷各圈的中心始终沿辊道纵向的中心线上移动,通过调节活动支架位置调整装置来纵向移动活动支架,使辊子中心线与齿轮箱输出轴轴线夹角产生变化,实现控制线卷在辊道上的跑偏的要求。辊子与齿轮箱的交角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任意调整的关键,一个是采用了万向联轴器,以保证被连接件之间在角位移条件下动力的传递;另一个是采用了活动支架位置调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了圆台形辊身的直径差,当辊子旋转时,沿辊面长度方向上具有的线速度差,就迫使了线卷作边旋转、边前进的动作,并能时时地改变线卷各圈之间的搭接点和线卷上任一点在辊道横向上的位置。从而实现了线卷的均匀冷却不再依赖于风量分布的情况。
具有自位性的轴承座、万向联轴器和活动支架位置调整装置的有机组合,实现了输送辊道辊子倾角在万向联轴器倾角允许的角度内任意调整,从而可以保证线卷在辊道上运行的对中性。此线卷旋转输送控冷辊道与摩根-西马克的Optiflcx装置相比,不仅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操作简便的特点,更主要的是线卷冷却极为均匀,且不再依赖于供风量的分配情况。
说明书附图下:
图1线卷旋转输送控冷辊道结构图的主视图。1-直孔轴承座,2-辊子,3-球形孔轴承座,4-固定支架,5-万向联轴器,6-齿轮箱,7-电动机,8-线卷,9-辊道中心线。
图2线卷旋转输送控冷辊道结构图的左视图。10-螺旋式活动支架位置调整装置,11-活动支架,12-齿轮齿条式活动支架位置调整装置,13-轨座。
图3辊道组件的装配图。14-球形内套,15-固定支架,16-辊子,17-活动支架,18-连接螺栓,19-端盖,20-剖分式过渡套,21-直孔轴承座,22-连接螺栓,23-球形孔轴承座,24-轴承座地脚螺栓,25-自动调心型滚动轴承,26-透盖。
图4球形孔轴承座结构图。27-球形孔轴承座的上盖,28-球形孔轴承座的底座。
图5球形孔轴承座的俯视图。29-球形孔轴承座的俯视图。
图6直孔轴承座结构图。30-直孔轴承座的上盖,31-直孔轴承座的底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理工学院,未经河北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03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厨房油雾净化机用蜂巢针状电场发生器
- 下一篇:用于屋顶和其它应用的组合式薄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