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源音箱无效
申请号: | 00200729.0 | 申请日: | 2000-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4167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中北高科机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5/04 | 分类号: | H04R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付雷杰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源音箱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前置处理电路和箱体分离的有源音箱,属于音响设备。
当前的有源音箱主要由前置处理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电源变换电路、扬声器和箱体组成,这种有源音箱的所有电路都安装在音箱的箱体内,带来了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①前置处理电路属于小信号处理电路,容易受到扬声器和电源变压器的强电磁信号的干扰,其后果是在正常的音乐信号里混入了交流声等噪声,导致整个音箱的信噪比下降,影响有源音箱的音质;②由于有源音箱内部的电路太多,造成生产、装配工艺复杂,导致成品率偏低,返修率较高,直接影响有源音箱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不足,而提供了一种信噪比高、工艺简单的有源音箱。该音箱将对音质影响最大、最复杂的前置处理电路从有源音箱的箱体内分离出来,单独做成一个外置部件,称之为“音效盒”,而箱体内部只留下功率放大电路、电源变换电路、扬声器和箱体本身。音效盒与箱体间通过音频连接装置连接在一起,音效盒与箱体构成一套完整的有源音箱。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该有源音箱包括箱体,箱体通过音频连接装置与音效盒连接,音箱箱体由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功放电路及扬声器组成,电源变压器与整流电路相连,整流电路与滤波电路相连,滤波电路与功放电路相连,功放电路与扬声器相连;音效盒由电源处理电路、特殊音效处理、音调处理、音量控制、电平放大电路组成,电源处理电路通过音频连接装置与音箱内的滤波电路相连,从唱机来的音频信号与特殊音效处理电路相连,特殊音效处理电路与音调处理电路相连,音调处理电路与音量控制电路相连,音量控制电路与电平放大电路相连,电平放大电路输出的信号通过音频连接装置送入音箱中的功放电路;音频连接装置由屏蔽电缆及插头、插座组成,屏蔽电缆内设有前置左声道、前置右声道、后置左声道、后置右声道、超重低音、中置声道、正电源及负电源八根缆芯,屏蔽电缆外包有屏蔽铜网,屏蔽电缆两端连有插头,插座设在音效盒和音箱上。
这种有源音箱有以下几项优点:①更低的噪声--容易受环境噪声影响的的前置处理电路放在外置的音效盒内,远离了变压器和扬声器的电磁干扰,也远离了220V交流电的感应噪声干扰,降低了音箱的噪声,提高了音质。②更简单的生产工艺--极大的简化了音箱内部不同电路间复杂的连线,简化了装配工艺,提高了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③使音箱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普通有源音箱的音效电路和功放、箱体是一体化的,其功能是固定的,一般很难进行升级换代。但是将前置处理电路与箱体分离,普通消费者就可以花很小的费用通过更换新的音效盒来扩展音箱的新功能。④标准化的结构--音效盒与箱体间通过音频连接装置来连接,因此音效盒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互换性。⑤简化产品设计--前置处理电路与箱体分离,只需要重新设计音效盒而不需对箱体做任何改变就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推出新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由图1~图10给出。
图1为系统构成示意图图2为音频连接装置图3为插座管脚图图4为插座插孔图图5为插头管脚图图6为插头插针图图7为音效盒内部电路原理框图图8为箱体内部电路原理框图图9为音效盒内部电路原理图图10为箱体内部电路原理图图中主要结构为:音效盒1、箱体2、音频连接装置3、音频电缆4、唱机5、插头6、插座7、电源处理电路8、特殊音效处理9、音调处理10、音量控制11、电平放大电路12、电源变压器13、整流电路14、滤波电路15、功放电路16、扬声器17、前置左声道1′、前置右声道2′、后置左声道3′、后置右声道4′、超重低音5′、中置声道6′、正电源7′、负电源8′、屏蔽铜网9′、插座前置左声道管脚1A、插座前置右声道管脚2A、插座后置左声道管脚3A、插座后置右声道管脚4A、插座超重低音管脚5A、插座中置声道管脚6A、插座正电源管脚7A、插座负电源管脚8A、插座前置左声道插孔1A′、插座前置右声道插孔2A′、插座后置左声道插孔3A′、插座后置右声道插孔4A′、插座超重低音插孔5A′、插座中置声道插孔6A′、插座正电源插孔7A′、插座负电源插孔8A′、插头前置左声道管脚1B、插头前置右声道管脚2B、插头后置左声道管脚3B、插头后置右声道管脚4B、插头超重低音管脚5B、插头中置声道管脚6B、插头正电源管脚7B、插头负电源管脚8B、插头前置左声道插针1B′、插头前置右声道插针2B′、插头后置左声道插针3B′、插头后置右声道插针4B′、插头超重低音插针5B′、插头中置声道插针6B′、插头正电源插针7B′、插头负电源插针8B′。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由音效盒1与箱体2、音频连接装置3组成,音效盒1与箱体2间通过音频连接装置3连接,如图8、10所示,音箱箱体由电源变压器13、整流电路14、滤波电路15、功放电路16及扬声器17组成,电源变压器13与整流电路14相连,整流电路14与滤波电路15相连,滤波电路15与功放电路16相连,功放电路16与扬声器17相连,220V交流电通过电源变压器13降为安全低压交流电,经过整流14、滤波15后变为平滑的直流电供给功放电路16和音效盒中的电源处理电路8,从音效盒1来的音频信号经过功放电路16,如TDA7269、LM1876、LM3886等,进行功率放大后推动扬声器17发出声音;如图7、9所示音效盒由电源处理电路8、特殊音效处理9、音调处理10、音量控制11、电平放大电路组成12,电源处理电路8通过音频连接装置3与音箱2内的滤波电路15相连,从唱机5来的音频信号与特殊音效处理电路9相连,特殊音效处理电路9与音调处理电路10相连、音调处理电路10与音量控制电路11相连、音量控制电路11与电平放大电路12相连,电平放大电路12输出的信号通过音频连接装置3送入音箱2,电源处理电路8将从音箱送来的电源变换为音效盒1内其它电路所需的电源,特殊音效处理电路9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特殊音效,如SRS虚拟环绕声效果、TrueBass低音增强效果等,音调处理电路10、音量控制电路11提供了有源音箱所需的基本音效处理功能,电平放大电路12则保证了音效盒1输出电平信号符合音箱2内功放电路16的要求。为了保证不同的音效盒1具有良好的兼容性,音频连接装置3使用灰白色内有8根缆芯的铜网屏蔽电缆,截面积0.10mm2,7芯绞合线,长度1.5m。两头的接插件使用8针MINI-DIN插头6和插座7。音频连接装置3由8芯屏蔽电缆及插头6、插座7组成,电缆两端连有插头6,插座7安装在音效盒1和音箱2上,如图2所示,电缆8芯分别为前置左声道1’、前置右声道2’、后置左声道3’、后置右声道4’、超重低音5’、中置声道6’、正电源7’及负电源8’,电缆外包有屏蔽铜网9’;如图3所示,插座7的底侧有插座前置左声道管脚1A、插座前置右声道管脚2A、插座后置左声道管脚3A、插座后置右声道管脚4A、插座超重低音管脚5A、插座中置声道管脚6A、插座正电源管脚7A、插座负电源管脚8A;如图4所示,插座的前侧有插座前置左声道插孔1A′、插座前置右声道插孔2A′、插座后置左声道插孔3A′、插座后置右声道插孔4A′、插座超重低音插孔5A′、插座中置声道插孔6A′、插座正电源插孔7A′、插座负电源插孔8A′;如图5所示插头的后侧有插头前置左声道管脚1B、插头前置右声道管脚2B、插头后置左声道管脚3B、插头后置右声道管脚4B、插头超重低音管脚5B、插头中置声道管脚6B、插头正电源管脚7B、插头负电源管脚8B;如图6所示,插头的前侧有插头前置左声道插针1B′、插头前置右声道插针2B′、插头后置左声道插针3B′、插头后置右声道插针4B′、插头超重低音插针5B′、插头中置声道插针6B′、插头正电源插针7B′、插头负电源插针8B′。电缆8芯即前置左声道1’、前置右声道2’、后置左声道3’、后置右声道4’、超重低音5’、中置声道6’、正电源7’及负电源8’分别与插头6上的管脚即前置左声道管脚1B、插头前置右声道管脚2B、插头后置左声道管脚3B、插头后置右声道管脚4B、插头超重低音管脚5B、插头中置声道管脚6B、插头正电源管脚7B、插头负电源管脚8B相连。插头6上的插头前置左声道插针1B′、插头前置右声道插针2B′、插头后置左声道插针3B′、插头后置右声道插针4B′、插头超重低音插针5B′、插头中置声道插针6B′、插头正电源插针7B′、插头负电源插针8B分别插入插座上的插座前置左声道插孔1A′、插座前置右声道插孔2A′、插座后置左声道插孔3A′、插座后置右声道插孔4A′、插座超重低音插孔5A′、插座中置声道插孔6A′、插座正电源插孔7A′、插座负电源插孔8A′。电缆两端的插座7的管脚焊在音效盒1和音箱2内的电路板上。音效盒1通过音频连接装置与唱机等音源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中北高科机电公司,未经北京市中北高科机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07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