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飞轮套筒结构改良无效
申请号: | 00200920.X | 申请日: | 200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4069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富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富雄 |
主分类号: | B62M9/10 | 分类号: | B62M9/10;F16D41/24 |
代理公司: | 清华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轮 套筒 结构 改良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零部件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轮套筒的结构改良。
目前装设于自行车花鼓上的飞轮齿盘,因受限于飞轮套筒的设计,其套设于套筒上的齿盘,最小齿数限制为十三齿,无法再装设低于十三齿数的齿盘(如十一齿的齿盘),使其转速效率无法有效提高,然若要提高其转速效率,唯有以一低于十三齿的齿盘装设于后轮的飞轮套筒上方可以达到上述目的,而目前装设有十一齿齿盘的自行车仅限竞速自行车,因其竞速自行车后轮为特殊规格的花鼓,而该花鼓除造价昂贵外,它也无法装设于一般自行车上,因此若要于一般自行车后轮的飞轮套筒上装置十一齿的齿盘,只有改变飞轮套筒的设计方可达到提高其自行车的转速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由外套筒、内套筒、锁盘、卡环及隔环所组成的飞轮套筒结构改良,它不仅提高了转速效率,而且可提高其适用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由外套筒、内套筒、锁盘、卡环及隔环所组成,其中的内套筒则是塞设于外套筒的内部,并通过滚珠组的设置可使内套筒能在外套筒内顺利转动,外套筒的末端内缘则螺固有一锁盘,经由锁盘的设置可使内套筒卡设于外套筒内,而外套筒的中央及前缘均设有一外螺纹,通过外螺纹的设置可固定其隔环及一具有十一齿数的小齿盘,卡环螺固于外套筒前段的外螺纹,并由所述各构件的装配,可使套设于自行车后轮的花鼓上,并能在搭配由三十四齿至十一齿等各种齿数的齿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由于锁盘设置于飞轮套筒的末端处,因此其飞轮套筒前缘的直径可大幅缩小,以利内径较小的十一齿齿盘可顺利装置于套筒之上。
二、通过本实用新型可装置十一齿齿盘的设计,因此可大幅提高其自行车的转速效率。
三、上述装设有十一齿齿盘的套筒,可与一般自行车的花鼓结合,而无需通过竞速用特殊花鼓才可实施,因此其适用度可大幅提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实施例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实施例图(二)。
现在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飞轮套筒1的结构改良,其主要是由一外套筒11、一内套筒12、一锁盘13、一卡环14及一隔环15所组构而成,其中外套筒11及内套筒12均为一阶梯状的筒体,而该外套筒11的外缘侧则均布开设有若干固定槽孔111,通过该固定槽孔111的设置可将其环片状齿盘3,如图4所示,套设于该飞轮的外套筒11的外缘侧处且不会相对于外套筒11空转,另外,外套筒11的前段、中段部位均设有一外螺纹112、113,通过该外螺纹112、113的设置可分别与卡环14及隔环15相互螺固,又利于该隔环15与卡环14的锁固,可将其装置于外套筒11外缘的齿盘3稳固地卡制固定,不松动脱落,再者内套筒12则是塞设于外套筒11的内部,并利用一锁盘13锁固于外套筒11的末端内周缘所设的内螺纹115,如图3所示,使该内套筒12可被稳固地固定于外套筒11的内部,至于内套筒12的中央段则设置有一卡棘环121,该止棘环121主要由一弹性圈体1211及棘齿块1212所组构而成,并可与外套筒11内缘的棘槽114相卡合,当该内套筒12转动时得以卡合棘槽114带动外套筒11同步转动,而当内套筒12不转动时,其外套筒11依然会循其惯性持续转动。
图3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其图中揭示的飞轮套筒1的结构,其中当内套筒12塞设于外套筒11中时,通过一锁盘13外螺纹132的设置可螺固外套筒11的内螺纹115防止内套筒12与外套筒11相脱落,又为使外套筒11与内套筒12间的同轴同步转动能更加顺畅,因此于内套筒12中央部与外套筒11中央内缘侧上分别设有一下滑轨1221及一上滑轨1151,而内套筒12下缘及锁盘13内缘侧也设有一上滑轨1222及一下滑轨131,并于上述两组下轨道1221、1151与上轨道1222、131间设置一滚珠组2,如此可达其滑顺转动的功效。
如图4和图5所示,它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实施例图(一)、(二),其图中所示飞轮套筒1的外缘侧套设有数个不同齿数及大小的齿盘3,并通过卡环14及隔环15的设置可将该数个齿盘3稳固地固定于飞轮套筒1之上而不致脱落,除通过上述的卡环14及隔环15的设计将该数个齿盘3卡制固定外,并于每一齿盘3均间装设一间隔环4,通过该间隔环4的设置,可使其每一齿盘3均保持一间隙避免齿盘3间的相互摩擦碰撞及提供链条装置空间,至于内套筒12的末段内缘侧则另设有一内螺纹123,通过该内螺纹123的设置,以便于自行车后轮花鼓5相螺固结合;由于锁盘13的外缘侧为一外螺纹132,并通过该螺纹132的设置可将其螺设于外套筒11的末端内缘侧、内套筒12末端外缘侧间,因此可大幅缩小飞轮套筒1前端的直径,以利十一齿的齿盘3的装置,而大幅提高其自行车的转速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富雄,未经陈富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09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