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的组合式前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01097.6 | 申请日: | 2000-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4058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15 |
发明(设计)人: | 叶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祥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02 | 分类号: | B62K21/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娴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组合式 前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自行车的组合式前叉装置,特别是一种前叉与竖管的接合装置,注要是在前叉肩的上端延设管径较小但壁较厚且较长的前叉颈,以供竖管能以其底端套接在其周面,并以补强构件固设在结合处以起加强作用,而可避免在结合处产生应力集中点,以提高产品质量。
随着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而,有能力来寻求较佳的生活质量,各种产品的制造商也必须投入经费及人力提高产品研发质量,目前虽然汽、摩托车具有快速及舒适性的优点,而被众人接受作为代步工具,以致速度较缓慢的自行车销路一再降低,故在一段时间变成只是供给学生的代步或竞赛选手在训练及比赛时使用,但是由于自行车质量不断提高,不论是本身的功能性或是在外观上皆大大改进,再加上骑脚踏车可兼有健身效果,又不会如同汽车、摩托车会排放废气造成环保问题,因此愈来愈多的人对于短程的路途,就改以脚踏车来代步,以增加运动量,促进身体健康。
早先的脚踏车的车架皆是以铁材制成,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有人开发出铝合金材料、复合纤维材料、镁铝合金…等比重小的材料,来减轻脚踏车的重量,以达到提高速度及省力的目的,且在重量减轻下更可提高产品的价格,而在重量每减轻1克,其价格就有高达数美元的价差,故此类中高价位的自行车一直是自行车业者所极欲争取的,现有的自行车,主要是在一车架的前、后端分别接设前叉及后叉,而能在前、后叉的下方套设轮体,同时,在前叉的上侧并接设手把,以作为自行车行进方向的控制,又在车架的中间上端固设座垫,而下侧则设有踏板,踏板以链条与后轮连接,而能在踩压踏板后驱动后轮随之旋转,以带动前轮同步转动,使自行车得以行进,在其中,如图1、2所示,前叉1主要在一个前叉肩11的环座111上侧延设一个向上凸起呈圆管形的前叉颈12,以供给竖管2的套设定位,而能在竖管2上卡套坐垫,在前叉肩11下端二侧边分别延设扁平状的前叉尖13,以容前叉腿14的接合,而因前叉尖13与前叉腿14的接合无关本实用新型的改进部分,故不作详细的解说;关于竖管2与前叉颈12的结合,在竖管2周面涂抹以黏剂后硬行由前叉颈12的孔口插入,才伸入前叉肩11内部,而可在卡套后黏固结合为一体,由于在骑乘时由竖管2来承受路面颠簸所造成的震动力,因此,竖管2的管壁必须具有一定的厚度,才有足够的强度来承受震动力,以避免前叉因震动而发生断折的现象,却也因此使得前叉肩11管壁的厚度也随之必须缩小,才有足够的管径来供给竖管2插入,同时又因竖管2是插入前叉肩12的内部,故其长度也因此而较短,但就因为前叉颈12的管壁较薄及较短,而会在其与竖管2的交接处形成应力集中点,以致在骑乘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受到路面颠簸或其他因素造成的震动力的影响,就容易在前叉颈12与前叉肩11的交接处(即图上箭头所指处)产生龟裂现象,虽然说竖管2是深入前叉肩11的内部,故此交接处表面的龟裂现象并不会发生危险性,但有加以改进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轻质材料制成的自行车组合式前叉结合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措施:
本实用新型注要是在前叉肩上端延设的前叉颈具有管径较小但管壁较厚且较长的特点,而竖管套设在其外周面黏固结合,再利用补强构件固设在交接处的外侧加以补强,且前叉肩的下端与竖管的下端并为对应的锥拔状,而可提高结合强度,以避免应力集中点产生龟裂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的组合式前叉装置,包括一个前叉及一个竖管;在前叉的前叉肩的上端延设以较小外径的轴承座,轴承座上延设前叉颈,以供竖管套接,前叉肩的下端二侧分别延设前叉尖,供前叉腿套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补强构件;
轴承座上与前叉颈间设有承座,前叉颈具有较厚的管壁,且前叉颈的下端与竖管的下侧孔径为对应的锥形,竖管套固在前叉颈的外周面,补强构件固设在前叉颈与竖管交接处及承座的外周面上。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现有前叉与竖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2:现有前叉与竖管结合后的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图3的组合剖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图5的组合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祥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锦祥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10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