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接触端子无效
申请号: | 00201670.2 | 申请日: | 2000-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154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17 |
发明(设计)人: | 林政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列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1 | 分类号: | H01R13/11;H01R13/648;H01R24/10;H01R12/18;//H01R10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长安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接触 端子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接触端子结构,特别是针对可使用在多种相关型式的插头连接器上以供能与插入的插头连接器作电性接触且经独特结构设计而能增加其间接触弹力以提升讯号品质所发展出的一种连接器接触端子结构。
一般连接器中均设置复数的接触端子以供与对接的互补连接器或电路板中的对应导电片作机械性与电性接触,如图1所示为一般常见的通用串列埠汇流排连接器(USB)的结构侧视剖面图,该连接器是为一插座连接器1,其绝缘壳体10插槽11上方向前延伸有具端子槽120的靠墙12,且复数接触端子13自绝缘壳体10后方朝端子槽120伸入并形成有倾斜的第一弹性臂130,进而延伸成型有凸出的接触部131以及反折向上的端部132,其中该最低接触部131在一互补插头连接器2或适当互补对接元件插入而与其导电片20接触并受该导电片20顶推时所能实际活动的位移距离为h1,而端部132的端点133在未受插头连接器2的插入外力作用下与端子槽120槽壁121间存有h2的可活动中离。
该种传统结构型态的接触端子13,在设计上均是h1<h2,亦即端部132端点133相距槽壁121的可活动距离将大于接触部131的实际位移距离,是以即使插头连接器2完全插入插槽11中而顶开接触端子13时,端点133仍未顶至槽壁121(如图2中所示),而完全凭藉第一弹性壁130单独产生反作用抗力以提供接触部131抵触于导电片20,该第一弹性臂130为确保其不致产生永久变形,在一般材质下其力臂长度皆延伸较长,故所能产生的弹性力量较薄弱,亦即其接触部131与导电片20间的正向接触压力不足,故而其间电阻阻抗相对较大而愈不易导通电流,致使讯号传输微弱而不稳定。此状况将可由图3中进行的“Auto Beam/NT Finite Element AnalysisModel”实际分析实验数据中获得证实,图表中横座标代表接触部131受正向力作用(例如经插头连接器插入而受顶推时)所产生的位移量(mm),纵座标则代表接触部131所相对产生的正压力大小(kg),经试验得知,由于接触部131仅由第一弹性臂130单独提供抗力,故位移量与正压力之间将呈现特定斜率的线性正比关系,亦即在位移量为0.6mm下,该接触部131将仅能对导电片20产生约1.25kg的微弱正压力,故接触部131与导电片20间的接触导电状况当然无法获得有效改善。
于是,有鉴于此,本案创作人几经试制与试验,发展出接触导电性更佳而能有效提升讯号传输品质的一种连接器接触端子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的连接器接触端子结构,藉由令接触端子端部朝端子槽槽壁作适量延伸加长而形成第二弹性臂,使其端点与槽壁间的可活动距离小于接触部在一互补对接元件插入而受顶推时的实际位移距离,使该第二弹性臂端点能顶抵槽壁而提供另一弹性抗力予接触部,而据以增强该接触部与导电片间的弹性接触力,从而电阻阻抗可因此降低,而愈易接触导电,进而能提升连接器的讯号传输品质。
为使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能被进一步了解,兹举一较佳可行的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后,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优点当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体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用结构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2是习用结构与对应的插头连接器相插接后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3是习用结构针对其接触端子的接触部进行位移量与正压力大小关系测试的分析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与对应的插头连接器插接后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结构针对其接触端子的接触部进行位移量与正压力大小关系测试的分析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接触端子的第二弹性臂朝前斜向延伸另一实施型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接触端子的第二弹性臂朝后斜向延伸又一实施型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端子槽槽壁前缘显示呈弧形之一实施态样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卡缘连接器上另一应用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号说明:
1 插座连接器
10 绝缘壳体 11 插槽
12 靠墙 120 端子槽
121 槽壁
13 接触端子 130 第一弹性臂
131 接触部 132 端部
133 端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列斯公司,未经莫列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16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短线距卷线盒
- 下一篇:矿用红外夜视摄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