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外壳加强防扭开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0201690.7 | 申请日: | 200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4278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25 |
发明(设计)人: | 林政德;沈健诗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列斯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松龄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外壳 加强 防扭开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外壳加强防扭开结构。
普通的连接器外壳结构。如图5所示,具有一包覆在绝缘座外表的外壳1,外壳1由片状物冲折成,设有一顶侧面11,连在所述顶侧面11两侧的一左面12与一右面13,在左面12、右面13另一边各设有一半底侧面16、17,所述两半底侧面16、17的相向边相搭接,由于外壳一般是铁壳,主要用以防止电磁干扰,当直接以搭接方式组成时,一对接的连接器需与此连接器结合,以进行讯号的传递,于是在连接器的使用上,即产生常常需要插入与拔出的动作,人们在插拔都不是很垂直地进行直插与直拔的动作,所以或多或少都会有斜向的角度出现,这时对接的连接器产生扭力,于是将扭力直接传递至连接器的外壳1处,由于铁壳本身有一定承受应力时,故当扭力过大时,外壳便被扭动,因外壳是包覆式,有一条接缝,被扭一下,便张开一点点,插拔次数多了,原来是密接的缝变成可看到的缝,即影响到对接连接器的插置稳定性,更产生防止电磁干扰的缺口,也就是为设计品质不良的物品。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连接器外壳加强防扭开结构,即是为了防止连接器的外壳被扯扭开,以加在绝缘座上横伸突出一保护片,所述保护片能由部分至全部覆盖至两半底侧面的相邻接的相向边处,运用保护片压在外壳接合的侧面,当外壳于受到扭力传达时,以保护片提供压持的反向作用力,让邻接边无法张开,产生预先抵制的作用;而于保护片两侧各有一沟,被左、右面弯折的扣片扣住,除了扣住保护片使之不移动,也提供对两半底侧面的固持力,并让底面形成齐平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外壳加强防扭开结构,即是为了防止连接器的外壳被扯扭开,以加设的各相对应的卡突片接在卡接槽,以防止对应的连接器插拔时将搭接处撑扭开。更能产生有比原设的结构较佳的使用状态,提高外壳抵抗外来扭力,以保障防止电磁干扰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结构:具有一包覆在绝缘座外表的外壳,外壳由片状物冲折成,设有一顶侧面,连在顶侧面两侧的一左面与一右面,连在所述顶侧面后边的一后面,在左、右面另一边各设有一半底侧面,所述两半顶侧面的相向边相搭接,其特征在于:在绝缘座上横伸突出一保护片,所述保护片能由部分至全部覆盖至两半侧面的相邻接相向边处,保护片两侧各有一沟,以与左、右面弯折的扣片扣住;能在所述两半底侧面的相向边,一左半底侧面边至少开设有一卡突片与至少开设有一卡接槽,另一右半底侧面边至少开设有一对应卡接槽与至少开设有一对应卡突片,使各所述相对应的卡突片接在卡接槽,以防止对应的连接器插拔时将搭接处撑扭开。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再应用对接的观念,与配合嵌卡的机构,利用一侧面突出的卡突片接在另一侧面的卡接槽中,所述卡接槽的形状为开口小的状态,不管是T槽、燕尾槽或是圆槽、椭圆槽之类的变形(弓形、波浪形),皆应是本实用新型所指的型式,因此,对接的卡突片亦是相对应设置,于是本实用新型即不再是已知的所采用的边对接结构,而是一种牵绊式的结构,当一侧受力,直接将力传至另一侧,或是两侧同时受力时,更产生相互牵扶的效果,也就是两边的接合长度增长,可以抵抗更大的外力,让因插拔所产生的扭力因素形成的撕扯降至最小,即保障本实用新型于使用中不致被破坏,不会降低结合性,以使外壳的完整性受到更高的保护。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产品结构,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侧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立体分解图;
图5为已知产品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列斯公司,未经莫列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16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