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脉冲分闸无效
申请号: | 00202716.X | 申请日: | 2000-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4236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14 |
发明(设计)人: | 崔江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江海 |
主分类号: | H01H9/54 | 分类号: | H01H9/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23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控制及保护领域中断路器的分闸控制,尤其是能在机械机构拒动时发出语音信号,由人工完成分闸。
现有的断路器分闸电路,由分闸主令接点、断路器辅助常开接点、分闸线圈组成串联电路。当需要分闸时,主令接点闭合,经分闸线圈、断路器常开辅助接点构成回路,分闸线圈得电。在得电瞬间线圈的铁芯产生分闸冲击力作用于分闸机构,分闸机构灵活可靠时,断路器完成分闸,断路器主回路触头切断用电设备电路,断路器辅助接点断开,分闸线圈失电。若分闸机构有故障,分闸动作无法完成,分闸线圈一直得电并产生糊味,直至发展到线圈烧坏。因不能及时断电,用电设备、机械设备及生产工艺在事故状态下继续,使事故范围扩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脉冲分闸电路,它不仅能提高分闸的可靠性,而且在分闸机构拒动时使线圈断电,同时发出语音信号,提示由人工完成分闸。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控制电路中,分闸主令接点与可编程控制器输入端相连(该接点在图中未画出),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出分别与语音电路和三只光电耦合器的发光二极管阴极相连,三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三只限流电阻的一端连接,三只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与语音电路电源正极输入端并联后再与控制电源的正极连在一起,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出公共端与控制电源的负极连接,三只光电耦合器的光控双向晶闸管一端分别与主回路中三只晶闸管的控制极连接,另一端分别经过限流电阻与主回路中三只晶闸管的阳极连接。在主回路中,电源的正极、断路器辅助常开接点、分闸线圈、晶闸管、电源负极依次顺向连接,同时电源的正极、另一只晶闸管、限流电阻、第三只晶闸管、电源的负极又依次顺向连接,电容器跨接在第三只晶闸管的阳极和与线圈相连的晶闸管的阳极之间。当分闸指令输入可编程控制器后,可编程控制器的一个输出接点闭合,同时驱动两只光电耦合器(V11、V12)触发两只晶闸管(V1、V2),产生脉冲电压的上升沿。若分闸机构动作正常,分闸线圈在脉冲电压上升沿产生的分闸冲击力将使分闸机构立即分断主电路,断路器的辅助常开接点QF2断开,切断分闸线圈KM回路,晶闸管V1、V2将在电容器C充电结束后截止,后续脉冲电压不再出现。若分闸机构没有完成分闸任务,在脉冲电压上升沿发出0.3秒后,电容器C已经晶闸管V1、电阻R、电容器C、晶闸管V2充电结束;在脉冲电压上升沿发出1秒钟后,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另一个输出接点闭合,光电耦合器V13工作并触发主回路晶闸管V3导通,电容器C上的电压反向加在晶闸管V2两端,晶闸管V2因承受反向电压而截止,这样形成分闸的第一个脉冲。然后,再发第二个、第三个分闸脉冲,电路重复上述工作过程。一旦预置数量的脉冲过后,分闸机构仍不能完成分闸,一方面使分闸线圈断电,另一方面可编程控制器PLC的第三个输出接点闭合驱动外部的语音电路,发出“分闸机构故障,请手动分闸”的语音提示,由工作人员完成手动分闸。
因分闸是利用分闸线圈瞬间得电铁芯产生冲击力完成的,由于采用了多脉冲分闸方案,多次冲击力作用于分闸机构,这使分闸机构的可靠性提高若干倍,在分闸机构故障时,语音提示工作人员手动分闸。在异常情况出现时多脉冲分闸保证了尽早、尽快地完成分闸操作,将损失和危害降至最低限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一是本实用新型的主电路图,也是实施主电路图。
图二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图,也是实施控制电路图。
图中QF2--断路器辅助常开接点 KM--分闸线圈
V4--续流二极管 C--电容器
Vcc+--控制电源正极 Vcc---控制电源负极
+ --主回路正极 - --主回路负极
V1、V2、V3--晶闸管 PLC--可编程控制器
V11、V12、V13--光电耦合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江海,未经崔江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27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九十度弯角结构的收银机显示面板
- 下一篇:伸缩式门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