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多排水导路阻力面的鞋底无效
申请号: | 00203345.3 | 申请日: | 2000-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4076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宾;郭文龙;吴承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鞋类设计暨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43B13/22 | 分类号: | A43B13/2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巨潮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 阻力 鞋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设有排水结构且可达到较佳止滑效果的具多排水导路阻力面的鞋底。
如图1所示,一般鞋底1底部的阻力面101上,为了达到止滑效果,都会设置止滑凸块102及排水导路103,而该排水导路103的设置目的,是在穿着鞋子且行经布满水、油等液体的湿滑地面时,利用人体重量施于鞋底I促使该阻力面101压合在地面上,该排水导路103会受压缩而产生变形,且当人体足部将鞋子向上提起时,液体将随鞋子的提升而沿该排水导路103的导引而流出,当下一步又踩踏在湿滑地面时,就不会因液体的存在而形成导滑介质。
利用该鞋底阻力面101的结构可达到鞋底止滑目的,但是,这种阻力面101上的排水导路103设置方向都是呈单一方向(也就是呈横向或呈纵向),所以排水效果不佳,且使得滞流在该排水导路103内的液体无法充分引流而出,而容易造成滑倒、受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佳排水性,以产生较佳止滑效果的具多排水导路阻力面的鞋底。
本实用新型具多排水导路阻力面的鞋底,该鞋底上设有一阻力面,该阻力面上设有呈突出状的多数块体,且在该等块体周边设有可互相连通且呈交错设置的多数排水导路,该排水导路的延伸方向包括横向与纵向,且在对应于足底压力分布最大的阻力面上,各设有一密集区域,该密集区域的排水导路设置密度大于阻力面其他部位的排水导路设置的密度。
借由上述鞋底的排水导路设计,当鞋底阻力面踩踏在湿滑地面后,利用多方向排水导路的作用,可将聚集在其内的液体由多方向导出,而具有较佳的止滑效果。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多排水导路阻力面的鞋底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一般鞋底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多排水导路阻力面的鞋底,该鞋底10对应于地面的底部设有一阻力面11,该阻力面11上设有呈菱形突出块状的多数块体12,且在该等块体12周边设有可互相连通且呈交错设置的多数排水导路13,该等排水导路13包括呈倾斜状的横向导槽131及纵向导槽132,该纵向导槽132的延伸方向对应于鞋底长方向(也就是由鞋尖至鞋跟方向),在每一纵向导槽132的左右两侧的两横向导槽131呈反向倾斜设置,促使该横向导槽131呈波流弯曲状。在对应于足底压力分布最大处(也就是人体足部蹠骨、趾骨衔接处踵骨等位置)的该阻力面11上,各设有一密集区域I,该密集区域I内部除了设有排水导路13(包括横向导槽131及纵向导槽132)外,在每一块体12内部都各设有一纵向细槽131′及呈倾斜设置的一横向细槽132′,使该密集区域I内部由横向导槽131、纵向导槽132、纵向细槽131′、横向细槽132′所构成的排水导路13,其设置密度大于该阻力面11其他部位的排水导路13设置的密度。
借由上述的结构,当穿着鞋子且行经布满水、油等液体的湿滑地面时,对应于足底压力分布最大的该密集区域I相对承受最大的压力,该密集区域I内部的横向导槽131、纵向导槽132、纵向细槽131′、横向细槽132′会受压缩而产生变形,且当人体足部将鞋子向上提起时,原先聚集在该横向导槽131、纵向导槽132、纵向细槽131′、横向细槽132′内部的液体,就会随鞋子的位移而沿该排水导路13的每一个方向的每一个出口导引而流出,使得该密集区域I具有较佳的排水效果,另外,在该密集区域I两侧的横向导槽131及纵向导槽132,就可将聚集在其内的液体迅速排出,可减少该阻力面11上滞留的液体,而达到较佳的止滑目的。
所以,本实用新型利用该阻力面11上的排水导路13的设置,不但可达到鞋底止滑目的,且因该阻力面11上的排水导路13设置是呈多方面(也就是包含横向及纵向,且横向又包含有不同的倾斜角度),所以具有较佳的排水效果,且也使得滞流在该排水导路13内的液体可充分引流而出,而可减少滑倒、受伤的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该密集区域I也可只设置在阻力面11的其中一侧,也就是在对应于人体足部第一蹠骨、趾骨衔接处或踵骨处设置一密集区域I,而配合该阻力面11上所设的排水导路13,也可达到止滑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鞋类设计暨技术研究中心,未经财团法人鞋类设计暨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33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