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挂机上齿轮箱的防漏油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03812.9 | 申请日: | 2000-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4241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21 |
发明(设计)人: | 叶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恒力挂机厂 |
主分类号: | B63H20/00 | 分类号: | B63H20/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莉华 |
地址: | 31504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挂机 齿轮箱 漏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小马力挂机、挂桨上的上齿轮箱,即挂机上齿轮箱的防漏油装置。
小马力挂机、挂桨的上齿轮箱的拔叉孔,通常采用钻孔、铰孔的加工方法完成,因上齿轮箱结构位置的限制,要在主轴孔内加工一个孔用密封圈环槽,加工相当困难,且精度亦很低,很难采用O型密封圈的方法来防漏。因此常期以来,拔叉孔处均无防漏油措施,从而造成箱体漏油,成为最常见的、而又未解决的技术难题,即浪费能源,又污染环境、河道、湖泊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挂机上齿轮箱的防漏油装置,其结构简单、易加工、而防漏油效果好、使用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挂机上齿轮箱的防漏油装置,由带有密封圈的分体轴套,固定在上齿轮箱的拔叉轴孔处成为一整体,并与拔叉轴配合所构成。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第二方案的局部放大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分体轴套(4)为中间有拔叉孔(6),内壁中间有环形凹槽的圆柱体,环形凹槽内嵌放O型密封圈(3)。
在上齿轮箱(1)的拔叉轴孔处,钻或铰比拔叉轴(2)直径要大的外径孔(5),并加工分体轴套(4),使其外径与上齿轮箱(1)上的外径孔(5)紧配合,中间通孔拔叉孔(6),也就是拔叉轴(2)孔与拔叉轴(2)动配合。
将带有O型密封圈(3)的分体轴套(4),镶嵌在上齿轮箱(1)的外径孔(5)处,与上齿轮箱(1)固定连接成整体,构成挂机上齿轮箱的防漏油装置。
也可将分体轴套(7)加工成中间有拔叉孔(6)’的圆柱体。
而在上齿轮箱(1)的拔叉轴孔处加工一阶梯形通孔台阶孔(8),将端部紧贴有O型密封圈(3)的分体轴套(7),紧嵌在台阶孔(8)内的一端上,分体轴套(7)与台阶孔(8)间的间隙处,即形成了O型密封圈的环形凹槽。
使用时,上齿轮箱内的拔叉轴(2),在拔叉臂的推动下作左或右方向的移动,从而带动其上的拔叉,将动力传递给锥齿轮及螺旋桨,完成船只的航行或倒退、及停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因原有的小马力挂机、挂桨的上齿轮箱结构位置的限制,一直无法采用密封技术,所以常期以来,上齿轮箱拔叉轴孔处漏油,已是最为常见的、司空见惯的、污染环境的技术难题。
因现在上齿轮箱的拔叉轴孔处,加嵌分体轴套,使上齿轮箱的整体结构改变成分体结构,整体结构的上齿轮箱不容易加工、加工困难,无法达到密封要求。现小的分体轴套,易加工而加工精度高,易达到密封要求。可先把它单独加工好,再镶嵌在上齿轮箱处完成密封作用。所以由此漏油装置就解决了常期以来困忧着人们、而又未解决的箱体漏油、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恒力挂机厂,未经宁波恒力挂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38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