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精度光电计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03989.3 | 申请日: | 2000-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4206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21 |
发明(设计)人: | 乔彦峰;赵崇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4F13/02 | 分类号: | G04F13/02;G02B2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长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爱荣 |
地址: | 13002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精度 光电 计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电子综合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对光电计时装置的改进。
以往的光电计时装置大多在室内应用。已有技术如图1所示:它包括望远物镜1、微光探测器2、信号处理电路3、记录显示4、时码钟5。由于已有技术的结构使得其不具有自动跟踪能力,它必须与其它具有自动跟踪能力的仪器一起才能实现对飞行目标的测量,而且在复杂背景条件下的抗干扰能力是有限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已有技术不能自动跟踪飞行目标、抗干扰能力不强的问题,提供一种高精度、自动跟踪的光电计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它包括望远物镜1、分光棱镜2、微光探测器3、信号处理电路4、记录显示5、时码钟6、录象机7、监视器8、CCD相机9。在望远物镜1上分别固定有分光棱镜2、微光探测器3、信号处理电路4、CCD相机9,在望远物镜1与微光探测器3之间固定安置分光棱镜2,在信号处理电路4的输入端与微光探测器3的输出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4的输出端与记录显示5的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4的另一个输入端与时码钟6的输出端连接,CCD相机9的输出端分别与录象机7和监视器8的输入端连接,CCD相机9的输入端与时码钟6的输出端连接,在分光棱镜2的分光面后面固定安置有CCD相机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当目标光线进入望远物镜后,经分光棱镜分光,一部分直接进入到微光探测器,另一部分经分光棱镜反射后到达CCD相机,并由CCD相机、录象机和监视器即可对目标进行自动跟踪。当目标爆炸时,微光探测器即可探测到它的光信号,并由记录显示记录下来。经信号处理电路和时码钟处理给出目标爆炸的精确时刻。
本实用新型采用已有技术与分光棱镜、录象机、监视器、CCD相机结合的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较高的计时精度为≤10μs。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外场环境条件下的复杂背景,当被测量目标为飞行物体,仪器在目标跟踪状态下对飞行物体的飞行时间(或是飞行起始时刻及爆炸终止时刻)进行精确测量。它可以通过与CCD摄像机相比较判断出干扰信号,达到提高抗干扰的能力。当与跟踪架组合时具有自动跟踪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技术的原理框图。
图2为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3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望远物镜1可根据目标视场的需要确定望远镜的焦距。分光棱镜2采用两个三角棱镜胶合成立方棱镜。微光探测器3采用其型号为GDB290红外型的像增强器。信号处理电路4由放大器和计算机组成。记录显示5可采用液晶显示器。时码钟6、录象机7和监视器8可选择市场供应的产品。CCD相机9采用面阵CCD相机。在望远物镜1上分别固定有分光棱镜2、微光探测器3、信号处理电路4、CCD相机9,在望远物镜1与微光探测器3之间固定安置分光棱镜2,在信号处理电路4的输入端与微光探测器3的输出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4的输出端与记录显示5的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4的另一个输入端与时码钟6的输出端连接,CCD相机9的输出端分别与录象机7和监视器8的输入端连接,CCD相机9的输入端与时码钟6的输出端连接,在分光棱镜2的分光面后面固定安置有CCD相机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39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