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造心脏无效
申请号: | 00204333.5 | 申请日: | 200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4088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06 |
发明(设计)人: | 谭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宁 |
主分类号: | A61M1/12 | 分类号: | A61M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1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 心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造心脏。
心脏是人体及动物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目前,临床上有大量心脏病患者,由于没有合适的异体心脏移植或在找到合适的异体心脏之前移植异体心脏不存活又没有一种人造心脏代替置换而不治,每年死于心脏病的人数在临床上占很大比例。现在临床上,心脏手术常采用滚柱泵和离心泵作为临时体外循环的血泵,这两种血泵,无论是滚柱泵还是离心泵,都仅只能作为施行手术时短时体外代替心脏循环使用,由于其体积庞大,仅限于体外使用,而且滚柱泵管直接磨擦、挤压,过高正压或负压的形成,离心泵的离心作用,涡流形成,都可对血液有形成份造成直接破坏作用。因此不可能作为每个患者配备的人工心脏长期使用。目前,还未见有象人体心脏一样工作的人造心脏得以临床应用或见诸报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人造心脏,它不但能象人体心脏一样正常供血,而且能安装于体内,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替换人体心脏工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这种人造心脏是根据人体心脏的工作原理而设计的,它是由心泵、限容泵、活塞泵和传动机构组成,限容泵分别与心泵和活塞泵连通,心泵的接口内置有一个由单向输入瓣和输出瓣构成的瓣体封口的心内囊,限容泵内接有一个限容囊,心内囊、限容囊以及心外壳和限容泵外壳为一密封闭体,活塞泵内的活塞的柄端头套接在传动机构的驱动轮和凸轮构成的滑槽内,动力机带动活塞工作,从而带动心内囊象心室一样舒张和收缩,给人体正常供血。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特别简单,体积小,能安装于体内,成本低,易于为每个心脏病患者配备使用。
2、既可以作为心脏置换,长期完全替代人体心脏使用,亦可以作为长期辅助心脏循环,治疗多种心衰使用,更适合于各种短期体外循环使用。
3、由于其是根据人体心脏的工作原理设计的,符合人体生理要求,不会对血液产生明显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人造心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瓣体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图2,该人造心脏,由心泵(1)、限容泵(4)、活塞泵(12)和传动机构组成,心泵(1)、限容泵(4)和活塞泵(12)的外壳体为硬质透明材料,以便于观察泵内的液体及血液情况,限容泵(4)分别与心泵(1)和活塞泵(12)连通,限容泵(4)与心泵(1)的连接管为软管,以便于弯曲使用,心泵(1)的接口内置有一个由单向输入瓣(17)和输出瓣(18)构成的瓣体(19)封口的心内囊(3),心内囊(3)采用韧质不透气材料,限容泵(4)内接有一个限容囊(6),心内囊(3)、限容囊(6)以及心外壳(2)和限容泵外壳(5)为一密封闭体,活塞泵(12)内的活塞(13)柄套接在传动机构的驱动轮(14)和凸轮(16)的滑槽(15)内,为了调节活塞泵(12)内的压力,在限容泵(4)与活塞泵(12)的连通管上设置有压力调节器(7),该压力调节器(7)设置有正压阀(8)和负压闭(11)。为了使压力调节器(7)与外界空气隔绝,压力调节器(7)上还设置有备容器(9),备容器(9)内设置有压力自动调节活塞(10)。使用时,在心泵(1)、限容泵(4)和活塞泵(12)内充入合适量的无菌注射液,将输入瓣(17)接口接人体心房,输出瓣(18)接口接人体动脉,开动带动人造心脏驱动轮转动的动力机,活塞(13)按照凸轮(16)的轨迹作来回运动,当活塞(13)前推,活塞泵(12)、限容泵(4)、心泵(1)内液压升高,心内囊(3)受压收缩,囊内血液被泵出;当活塞后拉,活塞泵(12)、限容泵(4)、心泵(1)内液压降低,心内囊(3)舒张,血液流入。如此反复,心内囊(3)象心脏的心室一样博动给人体输送血液。
当活塞泵(12)内压力高于设定值,压力调节器(7)的正压阀(8)自动打开,活塞内液部分进入备容器(9);当活塞泵(12)内压力低于设定值,压力调节器(7)的负压阀(11)自动打开,备容器(9)内液进入活塞泵(12),使心内囊(3)受到的正负压力只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同时也自动调节了心内囊(3)的每博输出量,以适应心脏前后负荷的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宁,未经谭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43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封闭屏蔽式氨风冷冷凝机组
- 下一篇:单管双丝调温电炒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