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清耳器无效
申请号: | 00204369.6 | 申请日: | 200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4136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贵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贵金 |
主分类号: | A61F11/00 | 分类号: | A61F11/00 |
代理公司: | 双鸭山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松亭 |
地址: | 1551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清耳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除耳内积垢的卫生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家庭使用的清耳器。
已有的家庭使用的清耳器,常用的是直柄的抠耳勺,其缺点是易伤耳道,而且需多次清理才能把耳内积垢清理干净。还有一种用动物角质和羽毛制做的清耳器。其缺点是用羽毛制做的清耳头,在每次使用时会在耳内遗留羽毛纤维,长期使用会导致耳痒等一系列过敏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清耳器,以解决已有的家庭使用的清耳器存在的易伤耳道,需多次清理才能把耳内积垢清理干净,以及羽毛材料的清耳头会导致耳痒等一系列过敏证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由具有护柄的橡胶空心球、空心支管、活动勺、调节杆、定位装置组成。护柄纵向有与橡胶空心球空腔相通的支管固定通孔,空心支管下部侧壁有凹槽,活动勺上有调节杆固定拉环,调节杆一端有挂钩,定位装置由支管固定片,调节杆固定片和弹簧组成。支管固定片、调节杆固定片上分别有固定孔,定位装置在橡胶空心球空腔中,弹簧在支管固定片、调节杆固定片之间,空心支管在护柄支管固定通孔、支管固定片固定孔和弹簧中与护柄支管固定通孔紧固,空心支管侧壁凹槽与支管固定片固定孔配合,空心支管上端与活动勺铰接,调节杆在空心支管中,一端挂钩与活动勺上调节杆固定拉环配合,另一端在调节杆固定片固定孔中。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较其优点是不伤耳道,基本上一次就能将耳内积垢彻底清出,不会产生耳痒等一系列过敏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清耳器结构图;
图2为一种新型清耳器上部结构主视放大图;
图3为一种新型清耳器上部结构侧视放大图。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它由具有护柄5的橡胶空心球4、空心支管6材质不锈钢、活动勺8材质铁黄铜、调节杆7材质不锈钢丝、定位装置组成。护柄5纵向有与橡胶空心球4空腔相通的支管固定通孔,空心支管6上部侧壁有缺口,下部侧壁有凹槽,活动勺8上有固定孔,调节杆7固定拉环10材质为锡青铜与活动勺8上固定孔配合,调节杆7一端有挂钩,定位装置由支管固定片3材质不锈钢、调节杆固定片1材质不锈钢和弹簧2材质锡青铜组成,支管固定片3、调节杆固定片1上分别有固定孔。定位装置在橡胶空心球4空腔中,弹簧2在支管固定片3、调节杆固定片1之间,空心支管6在护柄5支管固定通孔、支管固定片3固定孔和弹簧2中与护柄5支管固定通孔紧固。空心支管6侧壁凹槽与支管固定片3固定孔配合,空心支管6上端与活动勺8通过轴9铰接。调节杆7在空心支管6中,一端挂钩与活动勺8上调节杆固定拉环10配合,另一端在调节杆固定片1固定孔中,使用时,中指和食指夹住护柄5,母指顶橡胶空心球4底部,调节杆固定片1上移,调节杆7随之上移,活动勺8张开,慢慢伸入耳道感觉到达目的地后,松开母指,调节杆固定片1在弹簧2作用下下移,调节杆7随之下移,活动勺8在耳内复原成钩勺状。将其轻轻拉出耳内,基本上一次就能将耳垢彻底清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贵金,未经李贵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43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