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玻纤板吸声体无效
申请号: | 00204664.4 | 申请日: | 2000-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4343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13 |
发明(设计)人: | 田致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致谦 |
主分类号: | E04B1/86 | 分类号: | E04B1/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5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玻纤板 吸声 | ||
本实用新型属建筑工程的新型吸声材料,用于吸收噪声房间的噪声。目前对于噪声大的房间,降低环境噪声的传统做法是先在房间的墙面,顶板上安装龙骨,在龙骨格内铺设玻璃棉毡或岩棉毡,其外表面铺设一层玻璃丝布后,再将铁丝网或穿孔石膏板固定在龙骨上,可见安装工序多,高空作业多,玻璃棉毡与玻璃丝布间没有用粘结剂粘结成一体,玻纤容易飞散和脱落,外罩铁丝网易锈蚀,不易展平,表面成波浪状,不美观。特别是由于传统做法的吸声材料只采用了一种低容重的玻璃棉,吸声系数较低对不易被消除的低频噪声吸收效果更差。如果罩面采用穿孔石膏板,由于穿孔率低(5~7%),吸声效果差,特别是由于石膏板的吸水性强,穿孔处易粉化而被堵塞,则吸声效果会变得更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的吸声材料的上述缺点,使本实用新型即具有优良的吸声、防腐、防火、防潮、抗老化性能;又具有制作简单,安装方便,外形美观、价格便宜的特点。
该实用新型的吸声部件,即复合玻纤板,其特征是用容重分别为35kg/m3和50kg/m3的两块超细玻璃棉板叠合在一起,两板间用HY型防水、防火、抗老化胶浆将两块板粘结在一起,其外表面用胶浆粘压玻璃纤维布面层而构成的。因为经大量的试验数据表明:35kg/m3的较低容重的玻璃棉板对中频和高频噪声吸收效果好,而对低频噪声吸收效果较差。50kg/m3高容重的玻璃棉板则对低频噪声的吸收效果较好但对高频噪声吸收效果较差。因此该实用新型成功地选择了这两种容重玻璃棉板,并将其匹配叠合成一块完整的复合玻纤吸声板,则使该实用新型对低、中、高频噪声的吸收系数,特别是低频噪声的吸声系数比过去贯用的吸声材料,即单一种24kg/m3容重的玻璃棉毡,有较大的提高,从而该实用新型有效的提高了吸声体的吸声性能。经检测,厚度为50mm的本实用新型,在不同频率下的吸声系数如下表,其平均吸声系数达0.65比过去贯用的吸声材料的平均吸声系数(0.45)提高约44%。
该实用新型的复合玻纤板的厚度在50mm到100mm范围,吸声系数随厚度增加而增加,对噪声高的环境应选择厚的吸声体,反之亦反。该实用新型的两种容重板的厚度各为复合玻纤吸声板总厚度的
复合玻纤板吸声体的吸声系数表
该实用的新型的是用防火、防水、抗老化性能优良的HY型胶浆,将两种容重的玻纡板粘结成一体,并在其四周边装上包圈和固定板而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吸声体,不需借助龙骨而直接用紧固件方便地安装在墙面或顶板上,从而实现了该实用新型具有整体性强,制作简单、安装方便、无纤维飞散、造价低、且外形美观的特点。而且该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材料均为不燃、防腐、防潮材料,使该实用新型具有优良的防火、防潮、防腐性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首先用专用切割刀,切割出容重分别为35kg/m3和50kg/m3,尺寸均为2000×600×25mm的两张板,然后用特制的专用的HY型防火、防水、抗老化胶浆将两张板粘压复合成一块;再将其表面用HY胶浆粘贴一层密度为14×14的玻璃纤维布面层;再用断面为“”形的,预先制作好的包圈,包在复合好的玻纤板的四周边,包圈可以用镀锌钢板、铝板等金属板制作,也可用防火的PVC塑料板制作;再在包圈的底边框上铆固上金属固定板,固定板的长度和宽度均为60mm,厚度为1.2mm,并在距固定板一端15mm处钻φ4的孔,并使不带螺孔的一端铆固在包圈的底边上,使带孔的一端伸出包圈外,通过以上的简单工序便制作成了复合玻纤板吸声体。
安装方法是:在墙面或顶板上的固定点处钻φ10的孔,孔中挤压进塑料胀塞,再用与胀塞配套的木螺丝将复合玻纤板吸声体的固定板紧固在塑料胀塞处,顶板的安装也可以是悬吊式的。对于600×2000×50mm(厚度)的吸声体,其重量不超过8kg,分配到每个固定件上的荷载不超过1.6kg,所以安装不但方便快速,而且安装牢固。比过去贯用的吸声体的安装工期可缩短40%。
复合玻纤板吸声体的标准规格尺寸为600×2000×50mm(厚度),其他非标准的复合玻纤板吸声体均可制作,该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建筑工程噪声机房的噪声治理。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和实施例对复合玻纤板吸声体作进一步描述:
图1-复合玻纤板吸声体的结构图
图2-复合玻纤板吸声体局布剖面图
图中:
1-复合玻纤板:由11、12、13和14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致谦,未经田致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46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撞球游戏自动计分装置
- 下一篇:地膜二膜覆盖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