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插入式防爆超声液位报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04682.2 | 申请日: | 2000-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4062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昆;赵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F23/296 | 分类号: | G01F23/29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入 防爆 超声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是一种非插入式防爆超声液位报警装置,它属于超声检测技术领域。
在石油化工系统,要求对于厚壁压力球型贮罐必须安装独立的高液位报警设备,以保障安全生产。目前国内厚壁贮罐的液位报警设备均为插入式,其特点是要将传感器置于容器内部,在厚壁贮罐罐壁上必须打孔。这不但费用昂贵,同时也破坏了容器的密闭性和结构强度;由于传感器置于容器内,传感器易受液体的污染,易腐蚀,可靠性差,安装、检查、维护都不方便。
国外厂家也生产出了非插入式防爆超声液位报警装置,通常采用的是共振法、板波相速法等技术,其检测的罐壁厚度一般不超过15mm,且价格很贵。在厚壁液体贮罐上安装非插入式液位报警装置,是急须要解决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插入式防爆超声液位报警装置,用以解决壁厚在80mm及以下的液体贮罐液位报警问题,以保障安全生产。克服插入式设备的缺点,其装备不用在罐壁上打孔,安装、维护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种非插入式防爆超声液位报警装置,其特征是在壁厚为80mm及以下的液体贮罐外侧壁表面安装有两个防爆超声探头,一个是超声发射探头,另一个是超声接收探头,两个探头在设定贮罐外壁液面报警线的同一水平高度上,相距1.5M-3.0M。
上述防爆超声探头由压紧套筒和超声换能器构成,超声换能器套入在压紧套筒内。压紧套筒的底座由环氧树脂粘结在经过处理的贮罐外侧壁表面上,由磁铁定位。超声换能器是用聚氨脂浇封剂浇封的复合棒型压电陶瓷换能器,其频率为20KHZ-100KHZ,并被套筒的压紧螺母压紧使其与贮罐外壁表面紧密连接,超声换能器与贮罐外壁表面之间有油脂耦合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二次表脉冲信号发生器电原理图和波形图。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加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液位报警装置是利用厚壁液体贮罐外侧壁表面,设定在液面报警线高度上相距一定距离的两个防爆超声探头。贮罐内的液面是否达到报警线时,接收探头接收到的超声脉冲信号强度是不同的,通过二次表信号处理系统对超声脉冲信号强度的比较,判断出贮罐内的液面是否达到报警线的位置,从而完成厚壁液体贮罐内的液位报警检测。
由图1可知,非插入式防爆超声液位报警装置,它是在壁厚为80mm及以下液体贮罐3的外侧壁表面上安装有两个防爆超声探头,一个是超声发射探头1-1,另一个是超声接收探头1-2,两个探头设定在贮罐3外壁液面报警线的同一水平高度上,相距1.5M-3.0M。防爆超声探头由压紧套筒7和超声换能器8构成(见图2),超声换能器8套入在压紧套筒7内。压紧套筒7的底座由环氧树脂粘结在经过处理的贮罐3外侧壁表面上,由磁铁9定位。超声换能器8是用聚氨脂浇封剂浇封的复合棒型压电陶瓷换能器,其频率为20KHZ-100KHZ,并有压紧螺母10压紧使超声换能器8与贮罐3外壁表面紧密连接,超声换能器8与贮罐3外壁表面之间有油脂耦合剂11。
超声换能器8为复合棒型压电陶瓷换能器,采用聚氨脂浇封剂浇封,使其具有防爆性能,并获得防爆合格证书,防爆标志为mIIT6,它可以在含II类T6组以下气体爆炸性混合物的一区及以下环境中使用,换能器频率为20KHZ-100KHZ。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1中显示出两个超声探头在液体贮罐3的外侧壁表面同一高度上的距离为1.5-3.0M,在防爆接线盒内4内完成匹配器2、二次表5同两个探头之间电缆6的连线。当贮罐的直径小于等到于1M时,安装在液体贮罐3表面上的防爆超声探头将为单一超声探头,即作为超声发射探头发射超声脉冲,又作为超声接收探头接收经传输后返回的此超声脉冲信号。
图3为二次表脉冲信号发生器电原理图。在触发信号来到之前,电源通过电阻R,对电容C充电,电容两端的电压将接近电源电压。触发信号打开可控硅D,电容C上的电荷通过可控硅D迅速放电。电容C放电时,冲击换能器8产生瞬时很大功率的窄脉冲。在此窄脉冲的激励下,超声探头发射超声脉冲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46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绞钩装置
- 下一篇:温室开窗、拉幕机构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