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呼拉按摩圈无效
申请号: | 00205164.8 | 申请日: | 200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4125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03 |
发明(设计)人: | 林茂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茂森 |
主分类号: | A61H15/00 | 分类号: | A61H15/00;A61N5/06;A63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史欣耕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兼有娱乐性的健身按摩圈。
现有按摩圈,俗称呼拉圈,如图1、2所示:由多个弧形套件11构成,其一端为套合管12,里面有一定位凸块13,另端凸伸一配合套合管12的柱杆14,对应定位块13有一嵌合槽15,柱杆14端面内设一导滑槽16,嵌合槽15前缘侧形成一旋滑部17,前端形成一钩缘18,弧形套件11内弧缘上间设弧缘凸部。组装时,以各节的定位凸块13对合略为偏斜的导滑槽16,受旋滑部17更偏移导引于嵌合槽15侧边后,方能旋动定位凸块13嵌合于嵌合槽15内并完成组装。但因受限于导滑槽16及旋滑部17均为单向的导引,设计不够完善,使组装极为困难,强行扭曲,易损坏。为便于存放,拆卸亦非常不方便,且亦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拆都方便的按摩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呼拉按摩圈,其包括:弧形管体,各弧形管体一端为插套柱端,其特征是:该插套柱端内侧设有纵向的卡槽,根部凸设呈环向的螺纹段,而各弧形管体另端对应卡槽及插套柱端形成一具有相对内卡肋的管套口,该管套口外环缘凸设有嵌缘,嵌缘内侧与挡缘肋间的弧形管体端段上,套置一具有相对架缘的锁环件;卡槽与内卡肋相对卡定止旋,并由锁环件的内螺口螺合于螺纹段上,架缘与插套柱端根部的阶缘共同夹迫嵌缘定位组成环体;各弧形管体内弧缘侧开设有架孔,供按摩珠体具有逆止缘的柱杆插组定位,且按摩珠体由两半壳体对合嵌组而成。
上述设计,据试验,达到了方便拆装,定位稳固的效果,并能强化弧形管体的组接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下面通过附图、实施例再作进一步说明。
图1现有按摩圆弧形套体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本实用新型弧形管体立体图;
图4本实用新型弧形管体立体分解图;
图5本实用新型弧形管体剖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弧形管体组接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弧形管体组接处剖视图;
图8本实用新型按摩珠体立体分解图;
图9本实用新型按摩珠体的组接变化示意图。
如图3-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弧形管体21,各弧形管体21一端为插套柱端22,其特征是:该插套柱端22内侧设有纵向的卡槽23,根部凸设呈环向的螺纹段24,而各弧形管体21另端对应卡槽23及插套柱端22形成一具有相对内卡肋26的管套口25,该管套口25外环缘凸设有嵌缘27,嵌缘27内侧与挡缘肋28间的弧形管体21端段上,套置一具有相对架缘29的锁环件30;卡槽23与内卡肋26相对卡定止旋,并由锁环件30的内螺口31螺合于螺纹段24上,架缘29与插套柱端22根部的阶缘32共同夹迫嵌缘27定位组成环体;各弧形管体21内弧缘侧开设有架孔33,供按摩珠体34具有逆止缘35的柱杆36插组定位,且按摩珠体34由两半壳体对合嵌组而成。其中,按摩珠体34为疏密方式排列,并以具有逆止缘35的柱杆36插组于弧形管体21的架孔33上定位;按摩珠体21前缘凹面37贴固摩擦垫体38或远红外片体。这样,可提供大跨距揉捻按摩与小跨距穴位按摩交替使用,以健身或减肥,且使用方便,容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茂森,未经林茂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51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